不同的影响,才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儒家的观点则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李长青读完《所染》后,觉得无论儒家的人性本善,或者墨家的人性如丝,都不太正确。
但两者都在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可以值得肯定推广的。
晨读结束,李长青到菜地里锄草收割韭菜。
山下,李大江家里。
“大江,你们都很早嘛!”
周老先生清早醒来,发现李大江、李红豆、李长亮都已经梳洗完毕。
“老师,您可能不清楚。每天来李家坳听青娃读书的人实在太多,一旦去晚了,连站的位置都没有。”,李大江道。
“读书?读什么书?”,周老先生问道。
“说不准,要不今天跟我们一起去?”,李大江道。
“行呀,正好见识一下!”,周老先生乐呵呵地道。
李大江领着周老先到李家坳小学,占据一个视眼非常不错的位置。
“老师,您看人挤人!”,李大江比划下道。
“呵呵,看来李长青先生在你们谷阳县人气很旺呀!”,周老先生笑道。
听众们闲聊的时候,李长青背着韭菜到李家坳。
“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当。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佚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国……”。
李长青将儒墨两家有关环境对人影响的理论,与自己的观点结合。
旁征博引,融入在书声里。
听众们跟着读完后,深刻认识到环境对人的影响。
谷阳县经济水平比较落后,每年都有很多人去南方打工。
柳青壮志昂扬地跟着朋友们踏上南下的列车,打算自主创业,但身边的朋友都不敢冒险,大部分选择进入较为稳妥的厂里工作。在朋友们的影响下,柳青丧失自己最初的想法,跟很多人一样在厂里微薄的固定工资,做着机械性的重复工作,没有任何激情、意外,正好有事回家一趟,跟着来朋友来李家坳凑热闹,听完李长青的读书声后,握紧双拳,重新拾起被周围环境泯灭的初心,跳出桎梏去追寻自己的理想!
舒伶俐家在岭下乡,有一个儿子今年小学毕业,经常有小伙伴到家里来喊儿子出去玩,平时在一起不是打架闹事就是逃课上网,按照谷阳县的升学制度,等到岭下乡中学后,儿子应该还跟他的几个小伙伴在一个班,领悟李长青书声中的道理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放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