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要长久哭下去,而应赶快就业,人人各尽所能,用以交相得利。
节葬其实在强调社会贡献率,各种资源需有利于公众,是‘兴利天下’思想的一种体现。
在当今社会中,文明程度提高很多,但厚葬之风依然存在,其狂热程度令人咋舌!
故人乘鹤归去,儿女亲朋齐聚一堂,嘈杂议论声不绝于耳。
半响后,众亲友表情沉重且又笃定,势要办个惊天地泣鬼神之葬礼,其浓浓情意溢于言表。接下来购置纸马纸轿,上等棺木,邀亲朋好友,大摆筵席,请当下最为流行时尚的吹丧喇叭队为故人送行哀悼,为活人喝酒助兴,好一派别样风景!!
金钱如流水哗哗外流,众人全然不顾,一副忠孝之神色。酒过三巡,众人面红耳热,天色渐暗,喇叭队的音乐声震天动地,歌声尖锐嘹亮,引得四邻驻足观赏,众儿女见此也都放心满意,忙着招呼亲友,觉得已经尽孝,对得起故人,也对得起自己。
奢侈无度,只为追求一块‘孝子’的匾额。
倘若说华夏人的面子情结向来重于泰山,不把排场做大,不把面子撑足,就憋屈郁闷,尚情有可原。但有些人‘薄养厚葬’,生前对老人不敬不孝,死后葬礼却风光体面,甚至有花钱请专业代哭的现象存在,此种行为就失去儒家提倡厚葬的初衷。
谷阳县属于山区,厚葬久丧的习俗比较严重,李长青深有体会。
到半夜,雨水停歇。
天亮后,阳光照射着沾满雨滴的山林,有如刚出浴的美女。
李长青在地里忙活完,带着韭菜去李家坳小学。
孩子们早早地就来到操场,站好队形等候李长青的到来,操场上其他空余的地方也都挤满人。
李长青读书不拘束于儒家、墨家,从儒家的孝道讲到厚葬,然后读《节葬》中的内容,将孝道与节葬相结合。
赵桂中、张淳、杨永健等全市中小学生书法大赛的评委都痴迷于书法,见识李长青的字后,心里就像是有蚂蚁在爬,大清早就起床开车赶到李家坳,想跟李长青交流一下,正好碰上李长青读书。
书声带着钩子,赵桂中、张淳、杨永健等的思绪不自觉地跟着李长青书声中讲的道理转。
“讲得好,回头把收藏的字画都捐给博物馆,让更多的人可以欣赏到华夏书法的美!”‘’赵桂中听着很激动道。
“哈哈,李长青大师的读书声果然名不虚传啊!老赵,你才听一遍,居然打算把带进棺材的宝贝捐出去!”
张淳很清楚赵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