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36章大明首辅(2 / 3)

杨廷和,明朝中期著名政治改革家,当之无愧是国之重臣,历仕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并两度担任首辅。

杨廷和在明武宗“失德”的情况下,多次上疏规谏未果。他虽“邑邑不自得”,但仍勤于政事,忠于职守。正德年间,武宗多不在京。杨廷和入值中枢,参与机要,“镇静持重”,“补苴匡救”,按例赈灾免租,百官也各奉法守职,使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在武宗去世、新君未至时,内阁首辅杨廷和挺身而出,安定政局、革除弊政,进行了一场改革,革除武宗朝弊政,受朝廷内外称赞,为嘉靖、隆庆、万历时代的开启奠定了基础。

杨廷和的改革虽然时间不长,但还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嘉靖初年,政府财政状况大有好转,阶级矛盾也相对缓和,“天下翕然称治”。以至于杨廷和去世多年后,太仓仍存有可供数年使用的积蓄。

只可惜,在“大礼议“事件中与世宗意不合,简而言之强迫皇帝认另一个爹,最终罢归故里,落得一个晚年凄凉的下场,着实可悲!

“第二人,王锡爵,统帅39,武力40,智力93,政治97。”

“第三人,徐阶,统帅43,武力49,智力93,政治98。”

又是一个大明首辅,杨廷和是正德首辅,王锡爵是万历时期首辅,而徐阶则是嘉靖后期至隆庆初年内阁首辅。

徐阶以其特具的忍耐和深沉,擅长谋略算计,成功地扳倒了一度权势熏天的严嵩;又在嘉靖末期,精心委曲调剂,处理好与昏愦疑猜的皇帝,门户纷立的朝臣,以及怀有各种见解,恃言论以干政的科道官们的关系。

他以温和宽松化解暴戾,高举祖宗的神幡,以恢复旧制旧法、保存善类为号召,着手改变嘉靖毫无章法可循的荒唐怪诞做法,确曾收到过较好的效果,一时邀得盛誉,被目为“良相”,受到普遍的赞扬。

同时,人们也把他比喻为“杨廷和再世”。

“叮,第四人,严嵩,统帅42,武力48,智力91,政治96。”

上一次的召唤是王氏专场,这一次,李翔很怀疑是明代内阁首辅专场。

青词宰相严嵩,嘉靖时期首辅,严嵩最为人所熟识的是陷害同僚,把持朝政。

因其一意媚上,窃权罔利,长期专擅国政,《明史》将严嵩归入“六大奸臣之一”。但是也有少部分人认为这样的评价有失偏颇。

当然,这历朝历代之中,能够成为一代奸臣的,特别还是大轩臣,其本身在各方面的能力绝对不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