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48章 拉洋车的铁帽子王(2 / 3)

竟曾经一起吃喝玩乐的旗贵族,转眼间就成了出卖苦力的车夫,要说心里没有点想法,那又怎么可能呢。

不过,有句话说得好,环境最能改变一个人,当身处在这个环境中的时间久了,就会不知不觉融入其中。眼看着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晏森也顾不得自己脆弱的自尊心了,开始琢磨每天怎么才能多拉几单生意。

在民国时期,街头上大街小巷都是黄包车,黄包车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每天坐车的人就那么多,如果有人多拉几单,那就代表着有人少拉几单,你说竞争能不激烈吗?换句话说,“内卷”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利,早在民国时期,街上的黄包车夫们就开始卷起来了。

晏森就这样每天琢磨来琢磨去,后来还真被他琢磨出一个办法。毕竟眼下家里已经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了,这个时候也就顾不上祖先的脸面了,他决定顶着克勤郡王的头衔去拉黄包车。当他做出这个决定时,反而感到了如释重负,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在清末民初时期,虽然由于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人们的思想已经产生了一些进步,但是骨子里其实还是比较传统的。试想一下,曾经的铁帽子王出现在街头拉洋车,但凡是知道这个消息的,又有哪一个不想上去坐一座呢?

随着铁帽子王拉黄包车的消息越传越广,很多人专门慕名而来,都想体验一下王爷拉车的感觉。甚至还有很多外地人慕名前来,他们带着专门的摄影师,对于他们来说坐不坐车无所谓,只要能跟王爷留一张合影,回去就够吹嘘半辈子了。

就这样,晏森的黄包车生意越做越红火,虽然没有挣到什么大钱,但是也足够他们一家衣食无忧了。由于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后来还博了一个“车王”的绰号,受到了其他车夫们的尊敬。一代铁帽子王爷自食其力上街拉洋车,也一时间被人们传为美谈,成为了民国时期的一桩奇事。

因为宴森起初是在繁华车厂拉车,也给繁华车厂打了一回广告!哪怕宴森离开了,前任东家依然留着宴森的名号,每月给宴森一块大洋!

让宴森有事没事的来车厂打个晃,这也算是持续的增强繁华车厂的知名度了。

可惜宴森的知名度也没有让繁华车厂摆脱被卖掉的命运。

好吧,主要是丁繁华想要去南方,为什么,想法估计和金海他们没啥区别!

所以,繁华车厂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盈利也很可观,丁繁华是没办法才卖掉的!毕竟像带走也带不走啊!

你看看蒋成芳和张赟,还有哪些伙计们都留下来,可想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