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3章 天桥八大怪(1 / 3)

天桥,可以说是旧中国民间艺人的“心中圣地”,号称“酒旗戏鼓天桥市,三教九流五行作,十样杂耍百样吃食”。老人们说起当年的盛况,形容为五花门,绝活云集,人山人海、目不暇接。据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最大的愿望是去天桥溜达一圈。

天桥留下最出名的故事,当数“天桥大怪”的传说。因为这一称呼来自百姓的口头相传,所以关于大怪的具体所指,一直也有争议。现在来看,大怪也并非只有人,很可能像有些民俗文化学者的说法,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到民国末期有“老怪、小怪、天桥怪有三代”。那么这么著名的“天桥大怪”都有哪些奇人异士?

头一怪,据说是相声艺术的创始人,朱绍文,外号“穷不怕”。相传此人,最初本想考取功名,一直未能得偿所愿,为了谋生所以投笔从艺。最初学的是唱戏,学会了各种技艺包括莲花落、太平歌词等绝活,开始在天桥地区撂地“画锅”。因为是相声的开创者,他开创了将听众“团”成一圈,以说学逗唱吸引观众,以说为主,以学为先,逗在其中,唱又是他单独的一个表演形式。

他每天拿着玉子,一袋白沙和没了毛的笤帚疙瘩,总是能吸引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围观。“穷不怕”还有一个绝活是用白沙写字,手抓白沙在地上写出漂亮的“福、寿、虎”等,还有正念倒念都可以的回文诗,“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墨翰林书”等。而“穷不怕”这一外号的得名,也是因为他打在招牌上有两句诗,叫做“满腹文章穷不怕,五车书史落地贫”,简直是他一辈子的人生写照。

相声大师侯宝林、刘宝瑞、郭启儒、王长友等,都曾有在天桥卖艺的经历。当年《有话好好说》里,李保田走路时配的“北京琴书”那一段,就出自“琴书泰斗”关学增表演,这都是北京天桥走出来的著名艺人,成为人民喜欢家喻户晓的相声大师。

再一怪,跤王沈友三。据说每天下午两点,开始铺黄土,撒水垫地。他和徒弟们刀弓石马剑样样精通,拉硬弓耍大刀,风里来雨里去,练就一身的本事。当然郭德纲就曾说过,打把式卖艺为了要俩钱,万般绝技也得万相归春,就是说干这些都得说话,所以跤王撂地也叫武相声,撂跤也要斗嘴。这边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那边说“外练筋骨皮,內练丹田一口气”,说着说着两边就打起来了,围观叫好的为了看输赢,一高兴就赏俩钱。

曹麻子的数来宝,更是一绝。手拿两片牛胯骨,上面系着铃铛,红绸跟着上下飞舞。想到什么说什么,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