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立的休战条约。许多传于后世的武林典籍对那一战有著“血染翰虚、命如草芥”之类的描写。至于引起“翰虚血战”的起因,在各大派的武林典籍之中大多语焉不详含糊其事,只知最初是由于当时在北昆仑山翰虚峰创教立派的“光明圣教”的教义和喇嘛教的教义颇有冲突之处。引起了大密宗的不满。而“光明圣教”也在那一战之中灰飞烟灭,遭到了灭顶之灾。
但有江湖传闻却道,天魔宫的前身乃是“光明圣教”的一个旁支,“翰虚血战”之后,“光明圣教”的残余势力被逼南迁川西自组天魔宫。由于是“翰虚血战”的罪魁祸首,中原武林各派在“翰虚血战”之中丧失无数精英,难免对天魔宫颇有怨怼之处,而天魔宫崇拜魔神的教义也是有其诡异的地方,为尊佛重道的武林各派所不齿,渐渐地在千夫所指之下。便被贬为****了。
总之,今日金轮法王居然敢打破三百多年的禁忌,以喇嘛教护教法王的身份南下江南,不但说明了他对自己的武功有着强烈的自信。也预示了西藏武林和中原武林三百多年来相安无事波澜不惊的大好时光已成昨日黄花一去不复返了。而从他的动向来看,再加上喇嘛教和──天魔宫的前身“光明圣教”昔日的恩恩怨怨,他和花溪剑派结盟对付天魔宫的意图已经是一件毫无疑问的事。
至于高丽武林无上宗师“风雷破”傅采林这一方面,在这种中原武林暗流涌动,随时会发生“超级大风暴”之时骤然造访金陵,实在是令人心生疑惑。虽然高丽国和朝廷之间一向邦交友好。政治、经济贸易等均处在一个互通有无、协同发展的蜜月时期,傅采林以高丽武林人士的身份来金陵一游也是说得过去的,但是他来的时机也未免太巧了些。
傅采林在高丽的地位比哈赤兰宁在西藏更为崇高。他十八岁崛起于高丽武林,年方二十七便以一矛一盾横扫高丽,无人可以相抗,成为高丽千百年来最年轻的一代宗师。二十九岁时,受高丽李家王朝封为国师,李家王族纷纷拜在他的门下,一时间,声望之隆高丽无人可及。三十五岁创出一百零八招全是进攻招数的“风雷破”剑法,便弃盾不用,因为没有人可以面对他的“风雷破”还能还击。
一年后,他携矛离开高丽皇宫外出,无人知道其行踪,但是在三年后的某个月圆之夜,他又回到了皇宫之内,“风雷破”也由一百零八招变成了十八招。自此以后,他便长居皇宫之内,终日赏花弄月,沉迷于丹青奕棋之道,不谈武事。很多人都对他的行为感到不解,认为他不求上进,高傲自满。
但他对这种说法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