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下去。
大儒也不是无欲无求的,不好利益,但是名望却不能丢,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让郑玄蔡邕等人压一头,司马微庞德公自然也不愿意。
“禀告祭酒大人,学生当全力以赴!”
少年蒋琬,年仅十七,一袭青衣,头戴纶巾,笔直的身躯站在两大祭酒面前,目光坚毅灼热,神情自信凛然。
石韬等人离开鹿门山之后,他算是如今鹿门山之中最出色的一个学子。
……
金陵书院。
作为吴国天子脚下的大书院,也是吴国如今规模最大,科目最多的一个书院,书院的祭酒是郑玄,不过郑玄已经在半隐退的状态,书院大部分的事务交给了他得意门生程秉。
程秉是汝南。早年随郑玄读书,后来战乱,流落交州,最是士燮,士燮投降江东之后,返回江东。在江东书院度日。
郑玄建立金陵书院,他追随老师,尽心尽力,管理书院,略有心得。
祭酒书斋。
程秉手握着朝堂颁布的科举条文,目光深沉,半响之后才抬头,看着自己的老师郑玄,低声的道:“老师。大王举行的这一次科举,我们可要好好表现一下。”
“汝想要夺冠?”
郑玄微微眯眼。
“季常足可独占鳌头!”程秉目光湛然而亮,点点头,傲然的道。
“马良?”
郑玄轻轻的抚摸颌下白髯,淡淡的道:“此子年方十五,倒是一个可以造就的良才,可会拔苗助长乎!”
“老师,当今书院。才子不少,但是能和天下读书人一较高低者。非他不可!”
程秉已经开始接手书院了,相比郑玄,他朝气多了,好胜心也抢多了,一心一意想要把书院发展超过江东书院的影响力,这一次科举。倒是一次机会。
马良,荆州人,在荆州没有被拿下之前,已经东来金陵,以十二岁之身。进入金陵书院就读。
“好吧,汝让季常来侍奉某一段时间,此子有才,然而过于桀骜,老夫当压一压他的心性,不然如何面对天下文采斐然之子!”
郑玄沉吟半响,点点头,这些年,金陵书院人才不少,但是领头的却没有几个,的确要树立一些的领头羊了。
江东书院在吴国朝堂有大影响,是因为江东书院有独占鳌头的三驾马车,陆逊,步骘,苏门。
“谢谢老师!”程秉闻言,神色大喜。
……
江东书院。
蔡邕离开书院之后,新任祭酒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