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章 阿米尔,上!(2 / 3)

天门 夜深 2784 字 2021-06-12

千年积雪的白色,如果苏逸辰猜的没错的话,这就应该是大名鼎鼎的昆仑山脉。

苏逸辰是石门理工大学理学院的博士生,他的导师是理学院院长,国内著名的物理学家、计算机专家罗邵华教授。作为罗教授的得意关门弟子,苏逸辰在物理学、电磁学、计算机和数学方面小有成就,被称为罗教授的接班人,早在大二的时候,他就被罗教授亲自点名,参加了一个国家级的重点科研项目。

七十年代末,国防科工大的慈云桂教授主持并成立了中国巨型计算机的项目计划,计划目标是为研制出中国的亿次巨型机——银河巨型机,而苏逸辰所加入的项目组正是这个庞大计划的一部分,项目组主要负责的是巨型计算机通用集成电路整体设计和全面测试。同时,作为著名的电子工程专家,万长春教授担任了项目组的副组长。整个项目组前后历时四年时间,直到两个月前才刚刚完成。

可还没来得及感受银河巨型机最终成功的喜悦,学校就突然接到了上级的命令,由于国家航天部门和军方的要求,西北航天基地方面急需精通计算机和电子工程方面的专家。石门理工大理学院作为中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通用集成电路研制项目的核心小组,有关部门要求学校尽快抽调一批专家进行支持。

本来,按照计划是由罗邵华教授直接带队前往,可不巧的是罗邵华教授由于身体原因暂时无法动身,为保证技术支持的紧迫性,苏逸辰主动提议由他代替老师先行一步,就这样他和万长春教授两人作为首批出发的人员先行,罗邵华教授等身体恢复些后再由他带领后面的队伍动身。

“二位就是从石门来的专家吧?”就在苏逸辰眺望着四周景色,感慨着诗文中所写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时候,一个粗嗓的声音把他拉回了现实。

转身一看,只见一位穿着四个兜的解放军干部站在万长春的身前,如同刀削般黝黑的脸庞,一双明亮而又锐利的眼睛正上下打量着他们。

对方之所以直接问他们,答案其实非常简单,因为整个列车,包括在赢台的所有工作人员全都是身着制服或者穿着军装的军人,也只有苏逸辰和万长春穿的是便装。再加上万长春年旬60,花白的头发戴着眼镜,一副明显知识分子的样子,在这些人群中异常显眼。

“我们就是从石门来的专家,你就是来接我们的同志吧?”万长春连忙回答道,笑着向对方伸出手去。

可谁想到,对面的解放军干部并没想象中的热情,甚至连手都没抬,反而目光紧盯着要和他握手的万长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