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降?(3 / 6)

一点,其实李宏巍教授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现在的年轻人,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或多或少怀才不遇,更多人觉得自己的平台耽误了自己的发展,但其实真的换了个平台,能展现自己能力的时候,立刻就怂了。

都在一个单位上班,相处了那么多年,哪有那么多怀才不遇,都是普通人,工作中也没有看到啥独到的见解和高深的想法,差别是有些人知道自己是普通人,不是天才。

在科研这个领域,承认自己平庸是很难的,相比之下,把锅甩给别人更加的容易。

说句实话,科研实在是太难了。关于科研,有三个无法改变的事实。首次,90%的科研和科研人员就是一辈子也没做出什么成就的,剩下还有9%只做了一点小小的成就,但要找出谁是那1%,还有给那不知道在哪的1%铺路,需要另外99%的人负责铺路和当分母。

其次,科研必然出现学阀,因为在不管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科都发展到如此地步的今天,科研人员做的东西都是绝大多数工作都是只有小圈子的人才能看得懂,其他人根本理解不了这是在干什么,那么一定会形成学科内的权威组成小共同体,形成学阀。

你敢想象自然基金交给某几个马院在职硕博毕业的领导评价甚至是全民选秀的场景吗?

再者,科研需要大量的金钱,理工科研究的投入是极端惊人的,也就注定只有不差钱的国家才能在理工领域取得突破,这也就是中国这些年自然科学成就的一大原因:有钱才能买足够的高精尖仪器,能养\/挖最顶尖的团队。

缺钱的学校逐渐掉队,不差钱的学校发展向好。这三点全世界都一样,大哥不笑二哥,只要要做科研就必然会有这些特点,属于正常现象,要做的是有意识地控制不利影响,及时果断打击问题过于严重的。

“真要能做出成绩的,或者是真正的天才,这样的人,所绽放的光芒,是任何人或者任何事情都遮掩不住的,小赵,你一定要相信这一点。”顿了顿,李宏巍教授又语重心长的说道。

这番话,是他对赵恒一个很大的期许。

“我知道了,教授。”赵恒点点头,李宏巍教授这番话可以说是掏心掏肺了。

“小赵,某种程度上来说,生物医学是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学科,没有之一。但你也知道,在资金投入和重视方面,生物医学远远达不到应有的水平,我们搞生物医学的,不能太拘泥于眼前。”李宏巍教授又说道。

他说这番话,是有实际意义的,毕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