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一章(2 / 4)

走进修仙 吾道长不孤 3040 字 2021-06-12

说明当前滤网规格不足以阻挡黄晶瘟毒。

然后,那位猛人便硬是通过不断缩小范围的手段,确定了那黄晶病原体的体积。

但是,有一桩古怪的事情,却困扰了众人。

在取极少量稀释后黄晶溶液过滤的时候,偶尔会出现一种古怪现象——有的时候,甚至就连一百纳米的滤网,都可以完全阻拦黄晶病原体,而有的时候,经过十五纳米滤网过滤的溶液仍旧能够致病。

这却大大的超出了众人的预料。如果是一次两次的话,还可以说是“稀释太过”,导致一两滴溶液之中根本就没有病原体的存在。但多次出现,就不正常了。

接着,便有人猜测,黄晶病原体,或许是呈纤维状存在的。由于那位师兄的溶液非常稀释,然后他每次又只取用一点溶液,所以在一些时候,就很难取得足够致病的分量。

劳德虫族组织,也是有一定免疫系统的。

但这个猜测,却遭到了反对,因为绝大多数瘟毒都有一个共性——它们想要感染他者的细胞,就必须通过其自身所拥有的的生灵源质衣壳。

没有这个生灵源质衣壳,绝大多数瘟毒就没办法通过细胞膜。

要知道,细胞膜可不是另一种膜,可以随随便便就穿透的。那可是致密的生灵源质构成。微观层面上,除了预留的通道之外,就很少有口子了。而细胞膜上的通道,往往也只接纳特定的物质。

没有那一层衣壳,瘟毒就别想完成感染——它连门都进不去呐!

但是,那位师兄最终测出的极限距离,却让所有人都闭了嘴。

他使用的最细滤网,为十纳米。在少数实证之中,溶液就算通过了十纳米的滤网,也依旧具有致病性。

十纳米……

直径十纳米的最大截面——这样纤细的东西,根本不可能有生灵源质分子外壳的。

没有这样的结构!

大部分人甚至都无法想象十纳米下的“独立的生灵”了!

——莫不是一层薄薄的生灵源质分子裹着一条未经折叠的核酸类物质吧?

这是他们唯一能够想到的。

但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未经折叠的血脉灵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就好像在白纸上用机械语言写满01010101,那一张纸也不可能学会计算一样。没有更复杂的结构,血脉灵犀就什么都做不到。

复杂度不够,就是这样了。

而在做完这一切之后,那位炼虚期大圆满的猛士,也因为脱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