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多高了。
如今如果李进仍旧不吸取教训,重蹈覆辙,刘伯温感觉李进必死无疑,即便是太子和皇后再次求情,也无济于事。
好在此事都是安南权臣和叛军干的,跟李进没有什么关系,这让刘伯温提着的心,也缓缓放了下来。
可是,就在刘伯温以为此事到此为止的时候,朱元璋的下一句话,却是让他再次提心吊胆起来。
“此事虽然是叛军所谓,但是咱觉得,跟李进必然脱不了干系。”
“上位,何出此言?李进再怎么说也是大明的官员,又怎么会跟叛军掺和在一起?”
刘伯温赶忙辩解,但是朱元璋却是面容冷峻,缓缓说出了自己的猜测依据:
“李进的确是大明官员,但是却跟安南的叛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安南叛军的首领,就是老四朱棣。”
“如果没有李进的指示,咱不信老四有这个脑子,能混进安南当上叛军首领。”
“这...”
刘伯温顿时有些语塞,虽然他也想为李进开脱,但是朱元璋说的这些东西,的确引人生疑。
更重要的是,刘伯温根本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奏折一直在朱元璋手中,刘伯温根本没有机会查看,这让刘伯温十分被动。
朱元璋并没有因刘伯温的语塞而停止,反而越说越顺畅:
“依咱看,李进在攻打安南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全盘的计划。”
“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解救安南的百姓,更没有扶持安南国君的想法,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攻占安南。”
“所以,在征伐安南之后,他才要屠杀安南王族,血洗整个安南权贵。”
刘伯温听到朱元璋的分析,有些不解的问道:
“可是上位,安南国君却不是李进杀的啊!”
“如果安南国君不死,即便李进杀再多的王公贵族,最终还是需要把安南还给安南国王。”
朱元璋扫了一眼刘伯温,继续说道:
“如果不是胡季犛杀了安娜国王,李进就要亲自动手了。”
“如今安南国王和安南王族全部被屠戮一空,李进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占据安南,因为安南已经彻底失去了继承人。”
刘伯温沉默了,因为以他的聪明才智,可以很快的想通整个事情的缘由。
每一件事情的背后,都是有着巨大的理由。
李进如此热衷攻伐安南,绝不可能仅仅是想要为安南拨乱反正,那不符合李进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