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章豆腐匠 求收藏推荐 一更(2 / 4)

噬灵蚕 沧海木木 3519 字 2021-06-06

进去。刘畅看着父亲提桶双臂鼓起的肌肉,充满了羡慕,又看了看自己的小细胳膊,什么时候能像爹那样啊。刘嫂拿起毛巾擦了擦刘豆腐匠额头上的汗珠,心疼的说道:“他爹,歇会吧,都忙二个多时辰了。”“不行,得赶紧做完。他三婶家今天盖房子,咱得去帮忙,平时没少帮咱们。”说完刘豆腐匠快速的提起一桶桶豆浆倒进锅里。这一整锅的豆浆熬好后也就只能做成二板豆腐,每板可以切成九九八十一块豆腐,因为比较出名,所以这一百六十二块豆腐基本上不用出去走街串巷,在家里就能全部卖出去了。

等刘豆腐匠做好豆腐,天色已经大亮了,刘豆腐匠匆匆吃完早饭就赶到三婶家去了,今天三婶家盖新房子,刘豆腐匠要去帮忙的。“娘,我去学堂了。”刘畅把碗里的豆浆一饮而尽,抓起炕上的书箱,往外跑去。“小心点,听先生话,中午早点回来吃饭,别跟人打架!”刘嫂嘱咐道。

这时候刘畅已经跑远了,像风一样,又像一只快乐的小鸟。虽然刘畅家不太富裕,但刘豆腐匠和刘嫂还是坚持让刘畅到村头的学堂里跟教书先生学习识文断字。教书先生是一名郭姓老书生,三年前村长几个人外出办事,再回来的路上救回来的,说是遭了山贼,妻儿都死了,伤重晕了过去,反而捡了条命,伤好以后就留在了刘家村,是唯一一个外姓人,于是在村头破庙里办起了学堂。平时教书时一步三摇,摇头晃脑之乎者也的,刘畅和其他学生背地里都叫他“东郭先生”。

学堂也没用名字,只是东郭先生用毛笔在木板上书写了“学堂”二字,用麻油绳挂在庙门口的歪脖柳树上,旁边还挂着块铁块,用铁锤一敲“当当”直响,表示着上课和下课。学堂里也就只有八、九个孩子,全是男孩子,从八岁到十五不等。经过三年的学习,刘畅已经认识一千余多字了,在这些孩子中是学的最好的,也是最能吃苦的,无论先生留的什么样的作业,刘畅都能按时完成,所以刘畅的手心从来没有挨过先生的打,但也是最顽皮的一个了,有时候抓一个癞蛤蟆放到东郭先生的座位上,下的先生一跳,但先生也不生气,只是用戒尺点点刘畅而已,可见先生对刘畅的偏爱了。其他学生若如此放肆,手板肯定被打的肿了起来。

“今天讲的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老子》中的一句话,一说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所以,上善的人,就应该象水一样。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是虚怀若谷,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你们要记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