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章 进太医院当值吧(2 / 3)

盛九复说的话相当专业,一针见血,把此病分析到透彻的不能再透彻。

太医们听之恍然大悟,一边听一边点头,相当赞同对方的见解。

他们看见小六脸上的伤口,仅仅是了解了对方是个会使砭镰的好手。

这并不能证明盛九复本人精通医术。

毕竟动刀子这件事,做杀人行当的对此也清楚的很。

要说杀手都会医术,那不是贻笑大方吗。

所以,在盛九复说出这番医理后,在场的太医彻底心服口服了。

这个太监,不一般。

“整体调治,不失为余。痰生百病,‘痰气’无处不到,无处不行,无论滞留何处即成痰核。”

盛九复是个在自己的专业上极为专注认真的人。

当他站在病人的床前,脑子里想的不是怎么来保住自己的膝盖骨。

而是正儿经的,跟前世带实习生一样,讲解的很全面。

“其痰核为瘤多发,形壮大小不一,分部在全身各个位置。”

“有的遍身起筋块如瘤如粟、皮色不变,或痛或不疼等。”

在场的太医都竖起耳朵,如饥似渴地听着。

要知道在大盛朝,想学一门傍身的技术是很难的。

那些师父收徒都是再三斟酌过后,才会选那么一两个称心如意的来身前伺候。

等把他伺候满意了,师父才会施舍般的从嘴里漏出点东西来。

肯教你就不错了,藏私那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除了世家代代相传,在座乡野出身的太医,哪个不是受尽了拜师学艺的苦,才有了如今的成就。

鲁太医一边听,一边怔然看着侃侃而谈的盛九复,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能听出来,这个年轻太监所讲述的、所传授的,没有一个字是用来糊弄人的。

全都是实打实的干货。

这些知识要是放到别的大夫那,绝对是跟传家宝那样捂个严严实实,保证一个字头都不让徒弟听见。

世上竟有如此无私的人吗?

我能做到像他这样大方磊落,从不藏私,丝毫不惧徒弟抢了饭碗吗?

鲁太医扪心自问道。

他心头浮现的答案显而易见。他做不到。

鲁太医自叹,他们这些个老东西,怕是都不如一个黄口小儿啊!

皇帝跟太后是一点医理都不懂,二人虽都是在认真听着。

前者是在欣赏盛九复的风姿,后者则是在审视对方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