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
紫禁城,乾清宫中殿。
洪武二年。
身穿龙袍的朱元璋正襟而坐,百官对其朝拜,山呼万岁。
这只是一场寻常不过的朝会。
朱元璋早就习惯了。
此时,天刚蒙蒙亮,按后世的时间来看,最多四点罢了。
时间太早,但朱元璋依旧情绪饱满,积极的处理国事。
这天下可是他费尽心思打下来的。
他得将之治理好!
这两年他兢兢业业,不敢稍有废驰。
也是因为他这么努力,这个刚刚经历过元末战乱,疲弊的天下,已然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
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
“陛下,臣有本要奏!”
一名身穿红色朝服,头戴黑色乌纱帽的中年官员站了出来。
朱元璋看着那名官员,眼中闪过一缕精光。
“有何事?”
朱元璋趁着太监去接奏折时,脸色有些严肃的问道。
要治理好天下,不是件容易的事。
朝堂上是必须得有自己人的。
而站出来的这名大臣,名叫杨宪,是朱元璋的亲信,拥有向朱元璋上密折之权。
杨宪上的奏折,朱元璋自然是要格外注意的。
“陛下,上元县知县来报,两年前,他们县中来了一个奇人,不仅身穿奇装异服,而且特立独行,各种行为,语音都与大明百姓大不同,似是化外之人。”
“起初,知县见此人身体壮硕,皮肤白皙,手上无茧,只当是特立狂放,哗众取宠的异域商旅,并没太在意,但最近,这位商旅已有在县中做大之势。”
“该知县以为,此人或有经天纬地之才,却又留恋烟花柳巷之地,喜用商贾之道,深为惧之,觉得其人已入邪路,恐会危害苍生!”
“所以,希望陛下能调京营,前往捉拿!将之押入京师,或重用或判罪,都由陛下一言而决!”
杨宪脸色有些严肃。
这封奏折,实在是太非比寻常了。
上元县属于南直辖区内的县城。
距离整个应天府不远,仅仅只有四十余里。
出了应天府的城门,骑上一匹快马,走两三个时辰也就到了。
上原县令身为一县之尊,在整个上元县中拥有无上权威。
就算各地有御史,监察这些官员的不法之事。
但一县之尊也依旧能随意掌控一介草民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