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004章 朕要让他来做官(2 / 3)

漫出丝丝凉意!

南召城,在这歌声中慢慢舒醒!

“炊饼,炊饼,卖炊饼啦!”

“土豆汤,新鲜的土豆汤!”

朱棣站在阳台上,听着渐起的喧闹声,招呼声、吆喝声……

整个城市充满了生机!

最为充沛的,竟是郎朗读书声!

声音稚嫩却洪亮,如数十人,上百人,同时在读!

小小县城,竟有如此多的读书人?

“先前谁人在唱歌?”

朱棣朝端洗脸水的悠悠问。

“先生,那个是广播,广播声响起,大家就该起床了!”

侍女微笑着回答他。

“有意思……广播又是何物?”

朱棣唇角微翘,诧异问道。

“小女子也说不清楚。”

侍女想了想解释说:“广播是从大喇叭里传出来的,大喇叭是唐公子发明的,全城有十个大喇叭,覆盖了新城老城的各处街道。”

“喇叭里经常是好听的歌曲,比如这首《三月里的小雨》,还有《追梦人》《逍遥叹》等等,全城人都喜欢听。”

“偶尔也会是官员们的讲话,介绍农事农时,公布朝廷政策,说说时事要事,所以,全城人都会听,也都爱听。”

朱棣顿时双眼冒光!

一个人说话,全城人都能听到,这作用何其广大?

这东西好啊!

这姓唐的是神仙吗?

竟然能发明出这等神器来!

“读书声又是从何而来?”

朱棣沉吟良久,又问道。

“那是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在晨读!”

侍女闻言,笑得真甜:“我们南召城实行五年义务教育,城内城外共设有三十所希望小学,岁到十五岁的孩子,必须去学校上学。”

“必须去上学?想法很好,但做起来难啊!”

朱棣闻言微顿,轻轻叹气说道:“普通人家十岁孩童,都出去找活干了,哪有时间读书?再说笔墨纸砚昂贵,读得起书的有几家?学校没多少人吧?”

“先生你这话就错了!”

侍女闻言鼓起小嘴儿:“我们的小学,书本笔墨是官府发的,中午还供应免费午餐……成绩好的,还有高昂的奖学金。”

“全县三十所小学,几乎全部满员。学校不但教文章,还教授算学,教授理学,甚至还有人,专门传授武功。”

“嘶……”

震惊之余,朱棣无语。

这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