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投了赞成票。
结果就是,该议案获得了国民议会的支持。
摆在席存瑞面前的选择只有连改革,一是在议案上签字,让议案变成法案,二是动用总统的否决权,让议案无效。
如果选择前者,一切都将尘埃落定。
选择后者的话,席存瑞将面对更多的考验。首先就是,国民议会有权重新对遭到总统否决的议案进行表决。当然,总统有权连续三次使用否决权。问题是,在连续动用三次否决权之后,如果国民议会依然坚持通过遭到否决的议案,就将自动启动弹劾程序,而且对议案的最终表决,就是对总统的信任表决。按照中国的法律,只要国民议会坚持原有的表决,总统就将遭到弹劾。
席存瑞非常清楚,如果他选择后者,遭到弹劾的可能xìng非常大。
显然,于己于国,席存瑞都不想遭到弹劾。原因就是,在他被弹劾之后,不会立即进行大选,按照法律规定,将由副总统接替。当初,为了在选举中获得更多的支持,特别是团结党内的军方势力,席存瑞选择的搭档是一位退役将领。这就意味着,即便他牺牲一切,依然不可能改变最终的结局。
正是如此,席存瑞不可能牺牲一切。
当然,这并不表示席存瑞不能动用总统的否决权。
十一月七rì,席存瑞驳回了国民议会的决议,动用总统否决权,要求国民议会对议案进行修改与再次表决。
此举,只为他争取到了半个月的时间。
可惜的是,安理会没有能够在这半个月内做出对中国有利的决议,与希腊、土耳其的双边谈判并没取得进展。
十一月十五rì,国民议会再次发起表决。
虽然议案做了修改,比如把出兵的目的由在危地马拉建立mín zhǔ政权,改成了终止人道主义灾难,但是最核心的东西并没改变,即中国仍然得采取军事行动,而且行动范围是整个危地马拉。
这次,席存瑞依然动用了总统的否决权。
只是,这也是他最后的努力了。
如果他第三次动用否决权,国民议会将自动发起弹劾案,而任何人都不相信席存瑞能够得到信任。
所幸的是,席存瑞做的努力,在这个时候得到了回报。
这就是,国民议会再次进行表决之前,议案的内容做了决定xìng的改变,即把军事行动的范围缩小到了危地马拉局部地区,即把危地马拉北部的佩腾省排除在外,军事行动的最终目的是夺取危地马拉城,组建mín zhǔ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