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就发现所有美军战机都在超低空活动即便是俯冲轰炸机的飞行高度也不到两百米。
美军想干什么?
当然。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些炮手要做的就是把炮口对准敌机然后shè出炽烈密集的炮火。
问题是大口径高shè炮并不适合用来拦截超低空飞行的敌机。
要知道大口径高shè炮的主要价值在于使用了近炸炮弹而电磁感应引信对最低工作高度有要求。这就是不能离海面太近不然电磁感应引信就会提前触发让炮弹在离敌机很远的地方引爆。
根据〖中〗国海军做的测试。如果战机的飞行高度在二十米以下近炸炮弹就会失灵。
显然这个飞行高度非常低。
要知道即便是最优秀的飞行员也不敢长期在这么低的高度飞行因为只要稍有不慎就会撞到海面。对于飞行速度在每小时四百公里以的战机只要航向俯仰角偏差了几度。几秒钟之后的高度差就将超过二十米。
问题是最后的突击根本算不是长途飞行。[ 找小说素材就到]
事实。只要接受过专门训练的飞行员都能驾驶战机在这个高度飞行几十公里。
在发起攻击的时候。这个距离一般在十公里左右。
大口径高shè炮成了摆设那就只能依靠中小口径高shè炮了。
事实拦截低空飞行的敌机主要就得靠小口径高shè炮特别是那些每分钟能够喷洒出数百枚炮弹的机关炮。也正是如此任何一艘防空战舰不管有多少大口径高shè炮都会有数十门、甚至百门小口径高shè炮。
显然这是战舰最后的对空防线了。
等到小口径高shè炮开火留给防御一方的时间只有不到一分钟。
在这短短的几十秒内没人能保证击落所有来袭敌机。
更要命的是所有美军战机都朝着编队里的“李牧”号航母扑了过去而这艘航母总共只有几十门机关炮。
接下来发生了更加令人震惊的一幕。
第一批到达的八架鱼雷攻击机中只有四架成功投下了鱼雷但是这四架美军战机没有立即转向飞走而是继续向“李牧”号逼近。就在“李牧”号开始转向规避鱼雷的时候一架美军的鱼雷攻击机撞了其舰岛下方的舰体另外三架鱼雷攻击机也接踵而至其中一架在撞“李牧”号之前被高shè炮击中大概是飞行员在临死之前拉了下cāo纵杆鱼雷攻击机向偏了一下撞到了飞行甲板的边缘然后翻滚着砸了飞行甲板并且在飞行甲板肢解燃烧。
所幸的是“李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