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向太平洋派遣包括潜艇在内的作战舰艇。也就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太平洋的航线降低航运损失同时还可以减少护航作战负担。要知道只要没有巴拿马运河美国几乎不可能让潜艇进入太平洋因为从美国东海岸出发除了走巴拿马运河之外任何一条前往太平洋的航线都超过了续航力最远的远洋潜艇的作战半径。三是通过攻占巴拿马运河威慑拉美国家让那些一直在帮助美国的拉美国家保持中立甚至是让它们加入同盟国集团增强对付美国的战斗力也为战后控制拉美地区奠定基础。
显然别说三条理由只要一条就足够了。
战后很多人都认为美军没有能够守住西海岸地区就与中**队提前攻占了巴拿马运河有很大的关系。(找小说素材就到 )
比如在丢掉了巴拿马运河之后送望西海岸地区的物资骤减了七成多。
虽然当时美国本土已有两条东西贯通铁路而且加拿大也有一条贯通的铁路但是铁路的运输能力远不如海运即便三条铁路加在一起也不足以为守卫西海岸地区的美军送去足够多的物资。
当然这也与美国的工业布局有关。
虽然在大战爆发前美国就加强了在西海岸地区的投入甚至出台了一些鼓励企业到西部地区办厂的政策但是受资源生产、劳动力分布、市场需求等诸多因素影响美国西海岸地区仍然没有实现工业化。
大战爆发的时候美国的工业中心依然在东海岸地区与五大湖地区。
事实即便到战争结束美国西海岸地区也没有多少工厂。
结果就是美军需要的绝大部分物资包括消耗量极大的弹药都只能在东海岸地区与五大湖地区生产然后再送往西海岸地区。
要知道美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横垮北美大陆的国家。
这就意味着需要横跨北美大陆才能把战争物资送到战场。如果全靠陆运那么这条运输线路的效率不会超过跨大洋海运。
显然美国因此丧失了最有利的条件。
要知道对中**队来说攻打美国本土的最大敌人不是严阵以待的美军而是漫长的后勤补给线。如果美军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那么双方就处于同样的起跑线中**队也就没有劣势了。
当然另外两个因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美军潜艇的威胁降到最低限度之后中国海军在海运的损失也随之下降而且用于保护航线的兵力大幅度缩减。这样一来等同于提高了海运效率降低了海运成本也节约了不少兵力。
要知道虽然美国西海岸地区有不少的大城市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