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百一十一章 出兵大西洋(2 / 4)

帝国风云 闪烁 2903 字 2021-06-11

在此之前无条件投降。

当然这两种结局其实没有任何分别。无条件投降就意味着彻底战败。

一个月后即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二十五rì中国、德意志第二帝国、意大利、荷兰、土耳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奥地利、匈牙利、希腊与泰国的国家元首或者是zhèng fǔ首脑齐聚黑海海滨城市布尔加斯在内塞伯尔古城附近的保加利亚王室庄园内举行了同盟国集团的第一次全体首脑会议。

这次会议持续了一周。

最终在中德意三国的推动下同盟国集团发布了集体声明把获取完全胜利定为了集团的核心纲领。

当然这并非布尔加斯会议的唯一成果。

在这场会议还大致确定了各成员国的战后地位划分了主要成员的势力范围并且为在战后成立一个全球xìng的国际机构达成了一致。(找小说素材就到 )只是在该机构的职能、权限等方面集团内部还有分歧。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在多佛海战之后顾祝同就意识到中国遇到了一次绝佳机会即通过在大西洋扩大影响力从而在战后成为世界霸主。

道理非常简单中国有能力进军大西洋德意志第二帝国却没有能力进军太平洋。

显然大战结束之后太平洋、即周边地区将由中国独占而德意志第二帝国却不可能独占大西洋。

如此一来只要中国能在大西洋获得立足点那么就能超越德意志第二帝国。

顾祝同不大懂政治但是很有战略眼光。

在此情况下出兵大西洋已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欠缺的只是一个合适的理由毕竟中德早就在势力范围达成了秘密协议。如果没有足够的理由中国就不可能向大西洋派遣舰队。

显然冯承乾获得了一个充足的理由。

在此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可能让冯承乾放弃出兵大西洋的决定。

再说了如此重大的决定绝对不是冯承乾一个人做出来的肯定得到了其他高层领导人的支持。

如此一来仅凭几个海军将领更不可能改变什么。

显然顾祝同关注的不是要不要出兵大西洋而是在什么时候出兵大西洋以及派往大西洋的舰队规模。

可以说这是两个极为关键的因素。

如果立即出兵在顾祝同看来这是肯定的事情不犯冯承乾不会在这个时候任命田黛芳为第四舰队司令官也不会把所有战区舰队司令官召回来那么最大的问题就是战舰数量不足。

当然把出兵大西洋的时间推迟几个月局面也未必有所改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