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中霸主”的原型机还没有制成呢。
所幸的是,接下来的测试与制造工作都进行得非常顺利。
一九四三年六月底,西飞按照合同规定,向空军交付了第一批二十架“空中霸主”,并且承诺在年底的时候把月产量提高到一百二十架。
也是在这个时候,海军认识到了大型运输机的重要xìng。
更重要的是,红俄战败,极大的缓解了陆军在大陆战场上的作战压力,也使得陆军对大型运输机的需求不再那么紧迫。
结果就是,从第二批开始,“空中霸主”就全部交付给了海军航空兵。
到一九四三年底,海军航空兵装备的“空中霸主”已经超过了四百架,而且西飞也在十二月份兑现了承诺,把月产量提高到了一百二十架。
做为大型运输机,“空中霸主”最突出的xìng能就是载重能力与航程。
当然,这些xìng能指标都是空军提出来的,与海军的要求不大一样。
比如,空军只要求“空中霸主”在满载、也就是载重十八吨的时候,能够飞行二千四百公里(这是从中国西北地区到乌拉尔河前线机场的平均距离),在载重十五吨的时候能够飞行三千公里(这是从中国西北地区到伏尔加河下游地区的平均距离),或者是在空载的情况下飞行四千公里(这是飞越中亚地区的最短航程)。显然,这些xìng能数据比海军的基础要求差得多。
要知道,从关岛到中途岛的距离超过了四千公里。
也就是说,即便在空载的情况下,“空中霸主”也不可能从关岛直飞中途岛。
所幸的是,这不是最大的问题。原因很简单,在关岛与中途岛之间,还有已经被中国海军占领的威克岛。也就是说,如果在威克岛降落加油的话,“空中霸主”能以十八吨的最大载重量起飞。
当然,海军必须扩大威克岛机场,特别是增加跑道长度。
相对而言,这是一个不算太大的代价。
只是,空运肯定无法取代海运。
即便不考虑空运的能力,仅从成本上看,空运就是海运的一百倍,即把相同的物资运送相同的距离,空运的花费是海运的一百倍。更重要的是,空运受到的限制多得多,而且对货物的质量与尺寸要求高得多,超重与超大的货物都无法进行空运,而在军事物资中,这样的货物不是少数。
当时,能空运的,除了人员,也就只有一些小尺寸货物了。
关键,依然是海运。
为此,就得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