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了水平防护。按照美军的测试,“南达科他”号在加强水平防护之前,对十六英寸老式穿甲弹的防护区间为十六点五公里到二十七点四公里,而对十六英寸新式穿甲弹的防护区间则为十八点七公里到二十四点一公里。也就是说,如果中国战舰的穿甲弹xìng能与十六英寸新式穿甲弹相当的话,就不可能击穿“南达科他”号的水平装甲。
事实争鸣,中国海军新式穿甲弹的威力超过了美军的新式穿甲弹。
震惊之余,莱特立即下达了转向命令,开始向中国舰队靠近。
显然,莱特已经意识到,如果保持这个交战距离,他根本不可能取胜,甚至不可能重创中国战舰。
只有缩短交战距离,才有一线希望。
问题是,这能产生作用吗?
“山东”号首开战果,预示着中国舰队的运气正在好转。
三点十三分,美军舰队刚刚开始转向,主力战列中的四号舰,即“印第安纳”号步入了其姊妹舰的后尘。
击中“印第安纳”号的是“山西”号,而且命中点与“山东”号打中“南达科他”号的那一次几乎一样。不同的是,“山西”号打出的这枚钨合金穿甲弹的引信启动得更晚,即延迟时间更长,穿甲弹在击穿了四层甲板之后,才在一号锅炉舱上方爆炸。只不过,对“印第安纳”号来说,这不是坏事。主要就是,锅炉舱属于关键部位,得到了更好的防护,穿甲弹爆炸之后,并没有对锅炉造成严重影响。更重要的是,爆炸点在舰体的更深处,因此没有引爆副炮弹药。
不到三分钟,两艘战列舰遭受沉重打击。
显然,就算莱特对胜利还有抱有希望,也不会太强烈。
罗成刚这边,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在连续取得了两个战果之后,罗成刚对新式火控系统的信心大为增强。显然,罗成刚不愿意与美军舰队进行近距离炮战,保持交战距离对他更加有利。
三点十五分,在确认美军舰队的航向已经向右偏了十度左右后,罗成刚下达了保持交战距离的命令。
办法很简单,把航向向右偏十度就行了。
对此,莱特出了继续偏转航向,没有别的办法可用。
问题是,这样下去,莱特根本没有机会缩短交战距离。原因很简单,如果双方都以偏转航向的方式来调整交战距离,因为中国舰队在转向的内侧,所以能够有效控制航速,而美军舰队在转向的外侧,就必须提高航行速度。更重要的是,只要罗成刚及时调整航向,莱特就没有机会靠近。
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