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满足,他也未必能够在中途岛附近打一场胜仗。
原因很简单,那八艘美军战舰比顾祝同能够得到的最好的八艘战舰都要强大,顾祝同拥有的只是航空兵优势,而在夜间炮战中,舰载航空兵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即便在白天也未必能够发挥决定xìng作用。
这仗,还能打吗?
到了十二月,顾祝同又收到一条不大好的消息。
这就是,美国海军花重金打造的第一种大型巡洋舰,即“阿拉斯加”级的前两艘均已下水开始舾装,而且这两艘战舰的舾装工程进行得非常快,加上在船台建造阶段就完成了很多应该在舾装中进行的工作,所以预计均能在一九四四年初建成服役,而且肯定会编入太平洋舰队。
道理很简单,在太平洋上,这两艘大型巡洋舰才有用武之地。
与中国海军一样,或者说是师法中国海军,美国海军在建造大型巡洋舰的时候,也明确了其主要任务就是防空。说白了,就是顶替昂贵的快速战列舰,做为主要防空战舰,充当舰队航母的贴身保镖。
只是,在具体事实的时候,这一指标有所偏差。
这就是,“阿拉斯加”级不但是强大的防空战舰,在形制上更接近于战列巡洋舰,而不是单纯的防空战舰。由此就导致了一个极为严重的后果,即该舰的造价高得离谱,连美军都难以承担。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阿拉斯加”级的造价相当于“依阿华”级的百分之七十。
显然,在综合战斗力上,“阿拉斯加”级肯定比不上“依阿华”级。
也正是如此,“阿拉斯加”级总共只建造了六艘,而且后三艘在建造时做了简化,取消了舰队指挥设备,也就不具备充当舰队旗舰的能力。此后,美国海军在此基础上,建造了一种排水量与之相当的大型巡洋舰,即“威克岛”级大型巡洋舰。通过降低战术标准,成功降低了造价。
“阿拉斯加”级很像是缩小了的“依阿华”级,即通过降低火力、防护等标准,缩小了排水量。在战斗力上,“阿拉斯加”级与中国海军的“běi jīng”级相当,其主炮是安装在三座三联装炮塔内的九门十二英寸舰炮,副炮是甚至在两舷的六座双联装五英寸高平两用跑,此外还有十四座四联装四十毫米高shè炮与三十四门二十毫米机关炮。后期,美军还在该舰上安装了七十六毫米高shè炮。
可见,“阿拉斯加”级更侧重制海作战,或者说对海火力更加强大。
要知道,在早三年完成的“běi jīng”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