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舰开火的时候提供敌舰的坐标,即提供的参数是间断的,从而使炮手无法准确瞄准敌舰。
火力不如对手,炮击准确率也不如对手,两艘英舰根本占不到便宜。
此时,英军的唯一机会,就是尽缩短交战距离。
要知道,十四英寸穿甲弹的威力本来就不够强,如果交战距离过远,别说打穿两艘中国战舰主要部位的装甲,恐怕连次要部位的装甲都砸不开。相反,三百八十毫米舰炮在使用重弹的情况下,对“乔治五世”级战列舰有着足够的威胁。早在一九四二年,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就证明了这一点。何况,中国海军的弹药加先进,已经开发出了二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
除此之外,缩短交战距离还有加重大的意义。
这就是,只有往东航行,可以供两艘英舰机动的空间会增大,也能让两艘英舰向左转向,从而让尾部的四门主炮发挥作用。
当然,缩短交战距离对提高命中率也有很大的帮助。
问题是,有这么容易吗?
赵壮飞让“河北”号在二十四公里处率先开火,就是在争取火力压制世间,不给英舰还击机会。
虽然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即便依靠炮瞄雷达瞄准敌舰,命中率也不会高到哪里去,但是有足够的时间打出足够多的炮弹,只要有几枚炮弹击中了敌舰,那么就能够大幅度削弱敌舰的战斗力。
这样一来,等到交战距离拉近之后,敌舰依然不可能获得优势。
短短几分钟,“河北”号与“河南”号总共打出了近二十轮齐shè,向两艘英舰投掷了一百多枚炮弹。
只是,没有一枚炮弹直接命中。
这不能怪中国海军的炮手不够优秀,毕竟在海战中,运气占了很大的比例,打不中敌舰也不是罕见的事情。
当然,运气好起来的时候,挡都挡不住。
四点二十一分,在第十二次齐shè中,“河北”号不但击中了目标,而且一次xìng击中了目标两枚炮弹。
当然,倒霉的正是“威尔士亲王”号,而且倒了大霉。
这两枚炮弹中,一枚击中了舰首,把主锚舱炸开了锅,但是没有造成严重损伤,除了舰首变形导致受部几个舱室进水之外,并没有什么决定xìng的影响。关键在另外一枚炮弹,命中点就在“威尔士亲王”号司令塔的顶部。虽然厚实的装甲挡住了这枚炮弹,下面航海舰桥里的官兵只有三人阵亡,其他的都只受了伤,而在司令舰桥里面,斯科特等人都只被猛烈的爆炸震伤,没有人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