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的延长在战区巡逻的时间而且大部分艇长也愿意这么做,主要是巡逻时间越久收获战果的机会就越大结果就是,大部分潜艇都是在返航途中进行补给
对潜艇官兵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原因很简单,某些时候,如果战况紧急,或者是收到了什么重要消息,返航计划就会被取消,潜艇将在完成补给之后返回战场也就是说,潜艇官兵将得不到额定的休整时间,必须继续在战场上作战
在一九四二年,“海螺”号在连续三次补给之后,创造了持续作战部署一百八十七天的纪录这个纪录保持了近二十年,直到第一艘核潜艇服役,才被打破,而“海螺”号的官兵也因此得到集体嘉奖,“海螺”号的艇长还是中国海军的第一位核潜艇艇长,创造了包括第一个从海面下穿过北极点、第一个实现环球无补给航行、第一个进行海下发shè导弹的多项世界第一
对潜艇官兵来说,在潜艇支援舰那获得补给之后再返回战场,显然不是值得高兴的事
要知道,论环境,潜艇上最为恶劣大战期间,潜艇的排水量普遍在两千吨以内,在如此狭窄的空间内,一般要装上两台大功率柴油发动机、几组铅酸蓄电池、一台或者两台电动推进机、二十条左右的重型鱼雷、至少一套声纳系统、一部小型雷达、几门机关炮,因此留给潜艇官兵的居住空间非常狭小大部分潜艇上,都是三名艇员用两张床铺,有的是两人用一张床铺,即官兵得轮换着休息即便是军官,也只能挤在四人间里,艇长的单人间面积不会过五平方公里
与恶劣的居住条件相比,潜艇上的饮食就成问题了虽然任何一支海军都会为潜艇部队提供最好的食品,但是没有任何一种食品能够长期保存,特别是在潜艇上长期保存要知道,当时的潜艇没有足够的电力供应,特别是在潜航状态下,电力得计算着使用,因此没有一艘潜艇配备冰箱中国海军的潜艇上,最常见的食物有三种,一是产自金华的火腿、二是腌制好的泡菜、三是还未成熟的柠檬这三种食品,几乎就是每一名潜艇官兵在任务后期的主要食物了当然,有的时候也会用产自四川的腊肉、或者是广东的咸鱼替代火腿,泡菜也会换几种花样,柠檬则有可能被蜜柚或者青苹果取代,但是潜艇上的伙食并没有因此而变得丰富每次回到港口,大部分潜艇官兵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餐厅点上一大桌菜肴,好好享受一顿当然,能有鲜的食物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很多时候,潜艇在返航途中,官兵能吃的都是已经发霉变质的食品为此,中国海军还专门研制了一种防腐剂,只是那个味道没人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