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两千架。可以说,在此战之后,俄军在乌拉尔山以东地区已经无兵可用了。但是中**队在打完这场会战之后,也失去了向乌拉尔河以西突击的能力。
结果就是。中德联军的会师时间推迟到了一九四二年底。
千万别小看这几个月。
虽然德军在九月份发起了代号“雷霆”的作战行动,开始向莫斯科进军。但是推进速度很不理想。主要就是,俄军利用还没有被完全切断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从乌拉尔山以东地区调动了近五十个师的兵力前往莫斯科,参与莫斯科保卫战。直到年底,中德军团在乌拉尔城外会师,才算切断了西伯利亚大铁路,让俄军无法从乌拉尔以东地区抽调兵力,德军在莫斯科方向的进攻行动也才有了起sè。
显然,德军没有能够在一九四二年冬季攻占莫斯科。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德军在莫斯科城外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仅因严寒冻死冻伤的官兵就超过了二十五万。虽然俄军的处境也极为艰难,特别是在十二月,随着来自乌拉尔山以东的增援断绝,俄军甚至得不到足够的取暖物资,很多部队只能就地搜集取暖材料,甚至连克里姆林宫都差点被拆掉。但是在这几个月里,俄军依然获得了来自美英的援助,战斗力正在逐渐恢复。
结果就是,到了一九四三年,德军依然得强攻莫斯科。
可以说,在一九四二年八月,德军犯了开战之后,最为严重的战略错误。
战后公布的资料表明,德军严重低估了俄军的战斗力,认为在中亚战场,中**队就能完成推进任务,因此德军只要能够及时完成兵力调整,就有希望在一九四二年的冬季到来前攻占莫斯科。
显然,这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出入。
此外,还有一点是不可忽略的。这就是,在德军转移重点之前,中德已经在划分占领区的问题达成了一致,即中方做出让步,把占领区往东撤了近五百公里,等于把整个乌拉尔河下游地区都交给了德军。如此一来,德军就没有必要继续在中亚战场投入重兵。说得直接一点,就算中**队向东推进,占领了乌拉尔河下游地区,也得在战后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将该地区移交给德军。
说白了,德军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击败红俄。
事实,这也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总体战争计划有关,即能在一九四二年冬季到来前占领莫斯科的话,德军就能从德俄战场抽调出两百个师的兵力,从而有能力在一九四三年发起攻打英国本土的作战行动,也就有机会在一九四三年年底之前击败英国,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