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飞准备,但是考虑到有可能遭到第二印度洋舰队攻击,所以李向龙没有让航空部们为这些战机补充燃油与挂载弹药。
现在,敌情已经明了,而且“胜利”号还没有遭到打击,李向龙肯定顾不了那么多了。
八点四十分,“唐太宗”号率先派出了第一架俯冲轰炸机。为了节省时间,所有的战机都只装载了一半的燃油,而且是在送上飞行甲板之后挂载弹药,然后就弹shè起飞,不在航母上多停一秒钟。按照李向龙的安排,攻击机群以小队为单位活动,即每个小队的四架战机全部升空之后就立即飞往第二印度洋舰队,攻击正在逃跑的“胜利”号舰队航母,不用在舰队附近等待其他战机。
如此一来,“唐太宗”号每两分钟就能出动一个小队的俯冲轰炸机。
“唐高宗”号也没闲着,以同样的方式开始出动攻击机群。
这个时候,李向龙还给第一支攻击机群下达了一道直接命令,即所有完成了攻击任务的战机只要没有受到严重损伤,在燃油允许的情况下,必须呆在第二印度洋舰队上空,哪怕没有可以击沉战舰的炸弹与鱼雷,也要用自卫机枪扫shè敌舰,阻止敌舰出动舰载机,并且消耗敌舰的防空火力。
可以说,这是一道非常关键的命令。
当时,“胜利”号上还有大约二十架舰载机,而且都是俯冲轰炸机与鱼雷攻击机。如果没有遭到压制,“胜利”号完全有能力出动这些舰载机。此外,第二印度洋舰队上空的战局依然非常混乱,加上两支舰队离得又非常近,所以从“胜利”号上起飞的战机完全有可能避开第21舰队的战斗机,绕到第21舰队附近,然后趁第21舰队出动第二支攻击机群的时候发起突袭。
事实上,在转向撤退的时候,“胜利”号的舰长就让航空部门做好反击准备。
只是,斯科特一直没有下达反击命令,因此“胜利”号的舰长也就没有让剩下的舰载机出动。
当时,“胜利”号的舰长并不清楚“光辉”号的情况,只知道“光辉”号遭到打击,却不知道损伤情况有多严重。如果“胜利”号的舰长知道“光辉”号已经丧失战斗力,而且即将沉没,他肯定不会等待斯科特下达反击命令。
可惜的是,“胜利”号的舰长浪费了最为宝贵的时间。
八点四十分左右,斯科特登上了“威尔士亲王”号,并且立即给已经避开了第一轮打击的“胜利”号下达了反击命令。
问题是,中国战机没有撤走,而是继续在“胜利”号上空活动。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