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二十七章 远程打击(3 / 4)

帝国风云 闪烁 3186 字 2021-06-11

一九四二年初,b-17的总产量已经超过了两千架,其中大部分在美军中服役。

问题是,美军的b-17主要在欧洲作战,即部署在英国。

当时,美军也认为,b-17不太适合在太平洋战场上作战,主要是其作战半径偏短,难以进行长途奔袭。

此外,这也与b-17在欧洲战场上的惨重损失有关。

美国参战之后,美国陆军航空兵成了对德轰炸的主力。到了一九四二年,美国与英国在对德轰炸上采取了分工合作的方式,即美军主要负责昼间轰炸,英国皇家空军则主要在夜间活动。

更要命的是,美军当时没有合适的护航战斗机。

虽然p-51a在美国参战之前就已实现量产,但是美国陆军航空兵很快就发现,因为发动机上的欠缺,这种战斗机的中高空xìng能并不理想,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糟糕,根本不适合担任护航任务。

要知道,重型轰炸机大多在中高空活动。

至于更换了发动机之后的p-51b,当时还没有问世呢,最快也要到一九四三年才能开始量产。

其他的战斗机,则都存在航程不足的缺陷。

也就是说,美军轰炸机在白天轰炸德意志第二帝国本土的时候,根本得不到战斗机的有效掩护,护航战斗机最多只能飞到荷兰上空,剩下的就得靠轰炸机的自卫火力了,因此美军轰炸机的损失非常惊人。

仅在一九四二年的最初两个月,美军就在欧洲战场上损失了一百五十七架b-17。

当然,这还没有算上非战斗损失,以及在其他战场上的损失。如果都算上,b-17在这两个月内的损失量已经超过了生产数量。

显然,美军根本不可能向澳洲增派b-17。

至于其他的重型轰炸机,要么是xìng能上存在缺陷,要么是产量不足,都无法填补美军轰炸机的缺口。

下午,美军的海上巡逻机再次找到了第一战斗舰队与第二战斗舰队。

只是,美军并没发起攻击。

rì落的时候,顾祝同才松了口气。

等到再次天亮,第一战斗舰队与第二战斗舰队已经离开了美军轰炸机的攻击范围,而且进入了己方岸基航空兵的掩护区域。

天黑前,顾祝同给李向龙发了一封电报。

他没有去吃晚饭,而是直接回司令官住舱睡觉去了。

两天多下来,顾祝同都坚守在岗位上。

当然,其他主要军官,比如田黛芳与卓宇凡也坚守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