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英寸主炮,另外五艘都是十四英寸主炮。更要命的是,这八艘战列舰在战前都没有进行现代化改装,战斗力非常有限。
在开赴西南太平洋战场之前,这些战列舰只来得及增添了部分中小口径高射炮。
拿“科罗拉多”号,也就是第32舰队的旗舰来说,其k5型十六英寸舰炮的最大仰角只有三十度,最大射程在三十公里以内,有效射程只有二十公里出头,而中国海军那几艘战列舰的主炮的最大仰角都达到了四十五度,最大射程接近四十公里,在使用重型穿甲弹的时候有效射程在二十七公里以。更要命的是,“科罗拉多”号的副炮,依然5型五十一倍径五英寸舰炮,而这种火炮根本不适合用于防空作战,其主要用途是对付敌人的中小型战舰,而2型三十八倍径五英寸高平两用炮因为产量不足,也就没有安装到老式战列舰。即便口径高射炮,“科罗拉多”号也不是特别多,四十毫米高射炮只有十六门,即四座四联装炮座,二十毫米机关炮只有八门,还有十多挺零点五英寸高射机枪,以及八门早已落后的型七十六毫米高射炮。i
可以说,这八艘战舰早已落后。
以防空火力为准的话,“科罗拉多”号只比中国海军的轻巡洋舰强一点,比防空巡洋舰与大型巡洋舰差多了。
至于跟中国海军的快速战列舰相比,那差得更加遥远。
要知道,在整个大战期间,最强大的防空战舰,实际就是在设计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过防空作战的快速战列舰。主要就是,战列舰的排水量比巡洋舰大得多,甲板面积也比巡洋舰大得多,舰体内部空间更加充裕,因此有足够多的地方部署高射炮,并且能够携带足够多的高射炮弹药。
大战结束的时候,中国海军的“河北”号战列舰,总共有三百多门高射炮,包括二十四门一百毫米高射炮、三十六门八十毫米高射炮、七十二门四十毫米高射炮与一百八十四门二十毫米机关炮。可以说,在战舰的露天甲板,只要有一块稍微大一点的地方,就一定有一门高射炮。
也正是如此,快速战列舰才是航母最理想的贴身保镖。
当然,快速战列舰的高昂造价,也让很多国家望而却步。拿“依阿华”级来说,其造价相当于两艘“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如此一来,如果大量建造快速战列舰,而且让其为航母提供掩护,实际就是在拿造价高的战舰去掩护造价低的战舰,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海军也办不到。
事实,这也正是防空巡洋舰在大战期间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
从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