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在发现潜艇后无法立即发起攻击。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飞机成为了航空反潜的主要平台。
只是,这个时候大战已经接近尾声,英国在丢掉了制海权之后,已经没有能力在大洋上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抗衡了,反潜也就失去了意义。
重要的是,航空反潜已经显示了起强大的作战能力。
大战爆发后,英国的造船厂要么在建造大型战舰,要么在拼命建造商船,以弥补潜艇袭击的损失,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力量建造反潜战舰,要不然,英国也不会从美国租借几十艘老式驱逐舰。
面对神出鬼没的潜艇,英国皇家海军必须另辟蹊径。
显然,飞机成为了理想选择。
当然,最初半年,航空反潜的收获并不大。主要是,帝国海军的潜艇越来越大,远洋活动能力大幅度增强,活动范围极为广阔,而飞机的巡逻区域相对有限,也就很难在广阔的海洋上发现潜艇。
此外,帝国海军开始为潜艇安装通气管,也大幅度降低了航空反潜效率。
要知道,仅靠飞行员的眼睛,要在茫茫大海上发现一具伸出海面的通气管,显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直到一种新式装备问世,航空反潜才真正开始充当主力。
这就是雷达。
做为世界上最早研制、生产与装备雷达的国家之一,英国的雷达技术非常先进,而且也最先认识到了雷达的重要性。
要知道,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以雷达为基础的国土防空警报网的国家。
很快,英国皇家海军就发现,雷达也能用于反潜,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发前效率,特别是航空反潜效率。
配备了对海搜索雷达的飞机,能够在数十公里外发现潜艇,甚至是潜艇的通气管。
显然,雷达解决了反潜作战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即如何发现潜艇。
雷达与飞机配合,几乎把潜艇逼到了绝路。
在一九四一年的前四个月里,帝国海军损失的二十三艘潜艇中,有十七艘是被英国皇家海军的反潜巡逻机击沉的,或者是由反潜巡逻机与反潜舰艇合作击沉。
为此,帝国海军的潜艇只能扩大活动范围,远离反潜巡逻机的巡逻区域。
当时,英国皇家海军的反潜巡逻机以双发中型飞机为主,而这也是能够安装对海搜索雷达的最小的飞机了。
也就是说,只要帝国潜艇离英国本土足够远,就不会受到反潜巡逻机的威胁。
这下,问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