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而且预计在一九四二年,就能获得超过日本海军的航空作战力量,而航母在夜间的战斗力几乎为零,所以日本海军认为夜战是对付航母的有效手段。
如果没有雷达,日本海军的夜战能力绝对是世界第一。
当时,日本海军甚至创造出了很多夜战战术。比如在炮战瞄准方式上,日本海军就开创了航迹瞄准法,即根据目标舰发出的炮口闪光,大致计算出目标舰的航线,然后向目标舰的航线上开火。
ff8为了提高夜战能力,日本海军甚至采取了一些让常人想不到的办法。
比如,日本海军为炮手配发了鱼肝油,用来提高炮手在的夜视能力,使炮手能够在夜间看得更远。
问题是,在这场战斗中,中国战舰的炮击准确性明显高于日舰。
十分钟之内,两艘大型巡洋舰至少击中了“雾岛”号四次。虽然四枚穿甲弹都没有造成严重损伤,也没有使“雾岛”号的战斗力降低,但是超过百分之一的命中率,依然让日舰相形见绌。
要知道,在这十分钟内,“雾岛”号没有一次直接命中。
显然,山本五十六与栗田健都不知道,中国海军已经配备了雷达,而且还专门开发了炮瞄雷达。
虽然战前,日本就获得了情报,知道中国开发出了雷达,并且通过技术援助,从美国获得了一些与雷达有关的技术资料,但是直到这个时候,日本海军都不知道,中国的雷达已经达到了实用化程度,而且首先配备战舰,更不知道中国已经开发出炮瞄雷达,而且首先配备主力舰等大型战舰。
当然,日本海军并不清楚雷达的用途。
原因很简单,美国提供的技术资料并不齐全,让日本海军严重低估了雷达在海战中的价值。
在日本海军看来,雷达只有预警的作用,根本无法作为炮瞄设备使用。
显然,这是一个极为错误的认识。
不可否认,早期雷达的探测精度并不高,在探测远距离目标时的误差很大,导致炮击命中率大大降低,但是做为一种可靠的瞄准手段,雷达在夜间炮战中、甚至是远程炮战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
要知道,即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雷达依然能够瞄准目标。
可以说,除了极端恶劣的天气,没有任何因素可以干扰雷达。
之前的战斗已经证明,有雷达的一方,拥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在三艘日本重巡洋舰撤退的时候,侦察编队仅击中中国战舰三次,而且三次命中都没有产生严重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