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零五章 不抱希望(2 / 4)

帝国风云 闪烁 3106 字 2021-06-11

以说,如果美国依然像仿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做法,那么中德肯定会向美国宣战。

显然,美国不可能在不流血的情况下,成为战后的主要国家。

事实上,这也是美国国内精英人士的普遍认识。

大战爆发前,美国当局就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即在不参战的情况下,美国很有可能在战后被边缘化。也就是说,不管是英法日俄集团、还是中德意集团打赢了这场战争,美国只要置身事外,就不可能在战后获得太大的发言权,甚至会在国际秩序重组的时候,被排挤在外。

美国能够接受这样的结果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虽然美国在国土面积、人口数量与资源多寡上,足以让绝大部分国家羡慕,而且其地缘环境更是优越到了极至,但是在实现了工业化之后,美国根本不可能完全依靠本国力量发展壮大。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即只有融入世界并且掌握全球话语权,美国才能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

显然,美国与其他强国的矛盾不可能避免。

这就要求,美国得把握住机会,在必要的时候做必要的事情。

根据战后解密的一些文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威尔逊总统就在向接任者移交权力的时候提到,美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在第一时间参战,从而丧失了主导战后世界秩序的机会。

显然,罗斯福肯定看过这份“总统备忘录”。

正如在第一世界大战爆发前,冯承乾仿佛警告德皇腓特烈三世,不要对英国保持中立抱任何幻想一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不要对美国置身事外抱任何幻想,美国肯定会参与这场战争。

区别只是,美国以什么身份参战。

如果美国只是一个普通国家,那么可以肯定的说,美国会以同盟国成员身份参战,与中德分享战后利益。

问题是,美国不是普通国家。

要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美国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而且这个桂冠戴了数十年之久,从未受到过威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的工业实力几乎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两倍。如果以纯工业生产数据计算,美国在一九三九年的工业产值相当于中德之和。

这意味着什么?

如果美国加入同盟国集团,因为参战时间晚,而且在各方面都与中德存在矛盾,显然只能获得第三把交椅。

也就是说,美国以同盟国集团成员身份参战,获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