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根本没有第二种选择。
冯承乾已经认识到,必须扶持一家能与沈飞竞争的飞机制造厂,而成飞是最好选择。
事实上,在大战爆发前,冯承乾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而且采取了必要的措施,让成飞获得了更多的机会。
比如,在研制新一代舰载战斗机的时候,沈飞就在第一轮招标中获胜,而成飞由于正在为空军设计新式战斗机,在海军舰载战斗机项目上的投入严重不够,并没有能够进入第二轮竞标。为了给成飞一次机会,冯承乾在一九三九年七月,宣布第一轮竞标作废,在两个月后重新开标。正是获得了这两个月的时间,成飞才在第二次竞标的时候,拿出了让海军满意的设计,进入了第二轮竞争。到一九三九年底,成飞与沈飞在第二轮竞争中胜出,双方都获得了海军的样机研制合同。
受战争爆发影响,新式舰载战斗机的工程阶段评比推迟到了一九四零年底。
这也是最后一轮竞争,不管是谁在工程阶段胜出,都将获得海军的订单,并且在一九四一年初投产。
虽然冯承乾并不偏向于某一方,但是更希望成飞能够胜出。
事实上,成飞提交的新式舰载战斗机的设计方案也更加出色,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更符合海军的战术要求。
当时,成飞已经从德意志第二帝国获得了me-190a战斗机、以及配套发动机的专利技术与生产许可证,还拿到了全套设计图纸。也就是说,成飞的新式海军舰载战斗机以该机为样本进行研制。
有趣的是,当时沈飞也获得了一种新式德机,即bf-109g型战斗机的全套图纸,也进行了逆向防止,而其参与海军新式舰载战斗机竞标的,也正是在这种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而来的。
当然,成飞与沈飞提供的设计方案,并非德机的翻版。
别忘了,沈飞的前身是八国干俄期间,由美国波音公司在华设立的飞机维修厂,当时很多沈飞的工程师与高级技工都获得了去美国深造的机会,在设计飞机的时候,也深受美国航空工业影响。
这一点,在“猛禽”上体现得极为明显。
从某种意义上讲,“猛禽”与美军的p-40极为相似,笨重、俯冲性能出色,灵活性却远远不够。
事实上,成飞也深受美国航空工业影响。
别忘了,成飞是最晚成立的大型飞机制造厂,而在成立初期,成飞的工程师都来自其他飞机制造厂,其中就包括当时沈飞的战斗机部门的副总设计师,而这些工程师自然把美国航空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