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五十六有一种预感,即战斗会在几个小时内打响。
可以说,山本五十六的预感非常准确。
八点半,侦察机出动大约一个半小时后,栗田健少佐急匆匆的送来了一份电报,由硫黄岛发来的电报。
大概十分钟前,也就是八点二十左右,中国海军的战机轰炸了硫黄岛。
根据硫黄岛守备部队的报告,轰炸机群的规模非常大,在一百二十架左右,而且主要是俯冲轰炸机与水平轰炸机,此外还有大约四十架护航战斗机,硫黄岛的守军进行了极为顽强的抵抗。
看完电文,山本五十六一言未发。
与他的预测一样,中国舰队果然来了,而且果真轰炸了硫黄岛。从机群规模来看,肯定有三艘航母。道理很简单,一艘航母一次最多只能出动半数舰载机,因此需要三艘航母同时出动,才能派出一百六十架舰载机。
事实上,这封电报里有一个错误,即机群总规模不是一百六十架,而是一百二十架。
准确的说,是一百二十二架,这其中只有二十多架战斗机,其余的全是俯冲轰炸机与执行水平轰炸任务的鱼雷攻击机。
显然,硫黄岛守军的电报员在慌乱之中,搞错了两个数据,或者说出了语法错误。
此外,日军肯定把一些投了弹,但是没有返航,继续用机枪扫射地面目标的轰炸机当成了战斗机。
这个错误,让山本五十六也做跟着犯了错。
要知道,如果轰炸硫黄岛的战机多达一百六十架,那么中国舰队剩下的战机就不会超过一百四十架。如此一来,在扣除了舰队防空所必须的战斗机之后,中国舰队能够用于攻击的战机不会超过一百架。
显然,这些战机,最多只能发起一波攻击。
更重要的是,如果这批战机也正在飞往硫黄岛,那就没有能力攻击联合舰队,等于是丧失了作战能力。
八点四十分,山本五十六让栗田健给南云忠一发了一封电报。
按照他的命令,航空战队立即做好进攻准备,让攻击机与轰炸机挂好鱼雷与炸弹,在侦察机发现中国舰队之后立即发动攻击。
在山本五十六看来,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只不过,这也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原因很简单,攻击硫黄岛的第一批战机将在九点之前返航,在一个小时、或者一个半小时之后回到舰队上空。也就是说,到十一点左右,中国舰队就能再次组织攻击。
显然,如果能在十点之前找到中国舰队,在十一点之前发起攻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