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十三章 大型化(3 / 4)

帝国风云 闪烁 3157 字 2021-06-11

左右的“南京”级配备一百五十毫米舰炮,显然是大舰装小炮,无法充分利用“南京”级的吨位,也就会造成一定的浪费。此外,〖中〗国海军拥有的轻巡洋舰,除了当时正在建造的,都拥有二十年以上的舰龄了,根本无法对抗〖日〗本海军的重巡洋舰。

正是如此,冯承乾才采纳了工程师的建议,为“南京”级配备了二百毫米主炮。

这个被迫做出的决定,在大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知道,舰炮不仅仅用于海战与防空,还是对地打击的利器。更重要的是,〖中〗国海军只有六艘主力舰,而配备了二百八十毫米主炮的“北京”级只有两艘,除了“南京”级这些配备了二百毫米主炮的防空巡洋舰,剩下的全是主炮口径为一百五十毫米的轻巡洋舰,而在执行对地打击任务的时候,一百五十毫米舰炮的威力明显不足,如果没有“南京”这样的防空巡洋舰,〖中〗国海军在执行对地打击任务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麻烦,甚至得为此抽调主力舰。

大战中“南京”级最主要的用途就只有两个,一是防空,二是对地打击。

显然,正是二百毫米舰炮,赋予了“南京”级强大的对地打击能力。

当然“南京”级最大的优点,就是造价低廉。根据〖中〗国海军造船厂的报价“南京”级的造价只有“北京”级的一半。这与减少排水量有直接关系,也与减少动力系统的配制要求有很大关系。此外,主炮的造价、以及减少高射炮数量,都对降低造价有帮助,更对〖中〗国海军大批量采购这种战舰大有稗益。

一九三八年“华盛顿条约”作废后,〖中〗国海军就下达了四艘“奄京”级的订单。

当年年底,〖中〗国海军又追加了六艘订单。

算上两艘已经开建的“北京”级,〖中〗国海军在一九三八年就采购了十二艘防空战舰,达到了为一艘航母提供两艘防空战舰的标准。

大战爆发前,两艘“北京”级与十艘“南京”级全部服役。

这十二艘防空战舰是〖中〗国海军在大战的前两年的主力,其发挥的价值,甚至超过了六艘主力舰。

更重要的是,这十二艘战舰填补了〖中〗国海军没有大型巡洋舰的空白。

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国海军没一艘介于主力舰与轻巡洋舰之间,可以承担一些非主要任务的大型战舰。相比之下,到一九三八年的时候,其他列强的海军都已经建立起了完备的战舰体系。

有趣的是“北京”级与“南京”级,直接引发了巡洋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