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十八章 主力决战(2 / 4)

帝国风云 闪烁 3083 字 2021-06-11

“金刚”

级进行了现代化改装,由战列巡洋舰升格为快速战列舰,但是只加强了侧舷装甲带,并没有加厚装甲甲板。更重要的是“金刚”级的改造很不彻底,即便是加强了侧舷装甲带,也只得到了大战时期的水准,甚至比大战后期的战列舰都差得多。

导致“金刚”级改造不彻底的主要原因,也是干舷过低,即在改造中,不能大幅度增加排水量,不然过低的干舷将对航行安全、主炮火力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增加战舰在受损后翻覆沉没的风险。

可以说“德夫林格”级在改造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速战列舰。

相比之下,改造后的“金刚”级仍然只算得上是战列巡洋舰。

更重要的是,一万八千米的交战距离,对“金刚”级上的十四英寸主炮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

虽然在大战期间,英国皇家海军的同口径主炮能够在这个距离上击毁包括“德夫林格”级在内的所有战列巡洋舰,但是别忘了“德夫林格”级已经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不管是侧舷装甲带还是水平装甲都得到了强化,防护能力与“拜仁”级相当,已经达到了战后战列舰的标准。

大战期间的几场海战已经证明,十四英寸穿甲弹在这个交战距离上,对战列舰的威胁并不是很大,击穿概率不会超过百分之三十。

此外,〖日〗本海军并没有仿效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为远战研制重型穿甲弹。

当时,英国皇家海军与美国海军已经跟上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步伐,专门为远战研制了重型穿甲弹,并且修改了炮战规则。可惜的是,〖日〗本海军并不重视远战,也就没有研制或者采购重型穿甲弹。

说起来tǐng有越,〖日〗本海军不重视远战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节约炮弹。

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几场大规模海战进绊分析后,〖日〗本海军得出了一个结论,即远距离炮战的命中率太低,不足以决定舰队决战的最终结果,因此〖日〗本海军在末来发展中应该更加重视近距离炮战。

为此,〖日〗本海军一直非常重视主力舰的航速。

拿在战后建造的“长门”级战列舰来说,其最高航速达到了二十七节,而美国海军在同期建造的“科罗拉多”级只有二十节,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德意志”级只有二十五节,英国皇家海军的“纳尔逊”级也只有二十三节。很明显,〖日〗本海军的战列舰在最高航速上比其他国家的都高了一些。

除了重视速度,就是主炮的近距离威力了。

显然,〖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