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朴茨茅斯,编入了皇家海军的战斗序列。正式服役后,该舰只在英吉利海峡里训练了一个多月,就被派往斯卡帕湾,编入了大舰队。
也就是说,在开上战场之前“伊丽莎白女王”号的很多训练工作都没进行呢。
不可否认“伊丽莎白女王”号是当时交战双方中,xìng能最先进、
火力最强大、甚至是速度最快的战列舰,在硬件xìng能上超越了所有德舰,可是在软件上,这艘xìng能强大的战舰却最为糟糕。
十多分钟里“伊丽莎白女王”号打出子近二十轮齐射,却没有一次命中!
也就是说,大约一百五十枚炮弹的命中率为零!
这是个什么概念?
如累由“德皇”号来打这一百五十枚炮弹,至少有三枚能够击中目标。
英舰过低的命中率,等于把机会让给了德舰。
六点二十五分“德里、,号上发生大爆炸。
根据了望员观察到的情况,爆炸点在“德里”号中部,舰桥左侧,属于舰面爆炸,而不是舰内爆炸。很有可能是堆放在外面的副炮炮弹被引爆所造成的爆炸,因此没有使“德里”号舰体水下部位受到严重损伤。
只是,这次严重的爆炸,直接导致“德里”号丧失了还击能力。
“德里”号变成了哑巴,但是没有脱离战线。冯承乾没有继续对付这艘战舰,而是让枪炮长瞄准了“德里”号前面的“本鲍”号。与此同时“腓特烈大帝”号则把炮口转向“德里”号后面的“爱尔兰”号。
这一调整,局面变得对“德皇”号更加有利了。
之前,一直是“爱尔兰”号在炮击“德皇”号,而对付“爱尔兰”号的是“皇后”号与“国王阿尔伯特”号。虽然这两艘战列舰也多次命中“爱尔兰”号,并且打哑了“爱尔兰”号尾部的两座炮塔,但是从“爱尔兰”号上打来的炮弹,依然对“德皇”号的炮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随着“腓特烈大帝”号转移火力,总共有三艘德舰在打击“爱尔兰”号。
结果就是“爱尔兰”号为了躲避打来的炮弹,炮击准确xìng进一步降低,对“德皇”号的威胁大大降低。
通过打击“德里”号“德皇”号上的炮手找到了手感。
在对“本鲍”号进行了两轮齐射之后,在第三次齐射中”“德皇”号就收到战果,击毁了“本鲍”号的舰尾。在接下来的五轮齐射中“德皇”号又三次击中“本鲍”号,其中一枚炮弹准确无误的击中了“本鲍”号的司令舰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