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号的最高速度也不过二十六节,“冯-德-坦恩”号则不到二十五节。
当然,英国皇家海军的战列巡洋舰更重视速度也完全可以理解。
在英国皇家海军中,战列巡洋舰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大洋上追击敌人的重巡洋舰,所以对速度有着较高的要求。
相反,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对战列巡洋舰却没有明确的使用要求。
事实上,冯承乾在担任海军战争大臣的时候,就反对建造战列巡洋舰,认为应该集中力量建造综合性能更加全面的战列舰。
当然,贝蒂并不知道,雷德尔转向不是为了逃跑。
结果就是,在雷德尔完成了转向机动的时候,贝蒂还在调整编队队列,错失了抢先开火的机会。
这有什么影响呢?
从战术上分析,贝蒂因此错过了迅速击败雷德尔的唯一机会,也错过了把雷德尔引入杰利科大舰队的最佳机会。
战斗打响之后,雷德尔的目的性极为明确。
在他的指挥下,最初五分钟内,三艘德舰的炮火全部集中到“玛丽女王”号上。
等到炮弹砸下来,贝蒂才猛然明白过来,雷德尔没有打算逃跑,只是进行战术机动,而他却错过了这个机会。
五分钟内,“玛丽女王”号承受了二十七门三百毫米重炮的全部打击。
别说一艘战列巡洋舰,就算是战列舰,也难以承受住如此猛烈的炮火。更何况,在追击雷德尔的时候,贝蒂把距离缩短到了一万二千米左右。在这个距离上,“玛丽女王”号的薄弱装甲根本发挥不了作用。
更值得称道的,还是德舰的精准炮火。
当时,德舰已经采用了分段式瞄准法,而英舰采用的仍然是较为落后的连续瞄准法。
根据英国皇家海军的作战记录,在这五分钟内,“玛丽女王”号至少被七枚三百毫米穿甲弹与二十八枚一百五十毫米穿甲弹直接命中,还有十四枚三百毫米穿甲弹落在附近,战舰首部几乎被彻底摧毁。当时,至少有一枚三百毫米穿甲弹击中了“玛丽女王”号的舰桥,但是没有爆炸。可以说,贝蒂极为幸运,如果这枚炮弹爆炸了,那么包括他在内的数十名官兵将无一幸免。
“玛丽女王”号承受住了全部炮火,为另外三艘战列巡洋舰争取到了机会。
有趣的是,在遭受了如此惨重的打击之后,“玛丽女王”号的B炮塔,即位于舰桥前方的主炮炮塔还能继续开火。
必须承认,雷德尔也错过了扭转局面的最佳机会。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