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司令部。
“伯爵,开始你怎么不提出来?”
“提什么?”
“替代小毛奇的人选。”
冯承乾笑了笑,对威廉皇储说道:“就算我提了出来,陛下就会采纳吗?”
“这……”
“放心吧,陛下对小毛奇也很不满,只是暂时没有理由让他离开总参谋部。等到时机成熟,陛下自然会出手。”
“问题是,到那时候,恐怕一切都晚了。”
“所以你得做好自己的事情。”
“伯爵的意思是……”在正式场合,皇储都称呼冯承乾为公爵,只有在私下,才使用勃兰登伯爵的头衔。
“除了总参谋长人选,一份完备的战争计划也非常重要。”
“那么,伯爵有什么好的人选可以推荐给我呢?”
“人选有不少,但是皇储只需要重用两个人。”
“谁?”
“鲁登道夫少将与霍夫曼少校。”
威廉皇储皱起眉头,似乎有点想不明白。
此时的鲁登道夫已经小有名气,在施利芬担任总参谋长的时候,他就在总参谋部担任高级职务,算得上是施利芬元帅手下的大红人。只是在小毛奇出任总参谋长之后,鲁登道夫似乎不大受欢迎,离开了德军总参谋部,去部队当了旅长。关于鲁登道夫离开德军总参谋部的原因,也与小毛奇大幅度修改施利芬元帅制订的战争计划有关。可以说,鲁登道夫是施利芬元帅的忠诚追随者。
只是,霍夫曼少校就没有那么有名了。
日俄战争期间,霍夫曼在远东担任军事观察员,专程前往满洲地区,对日军与俄军的战法战术有很深刻的认识。回到帝国之后,霍夫曼少校在德军总参谋部呆了两年,大概是怀才不遇,后来去了东普鲁士。也正是如此,霍夫曼在德军中的知名度并不高,没有多少人认识这个年轻的少校军官。
只是,霍夫曼的才能,绝对不容低估。
在东普鲁士,霍夫曼做了两件很重要的事情。一是完善了德军的阵地防御战术,格外重视先进武器、特别是机关枪、速射炮、迫击炮等在日俄战争期间大量使用,且作战效率得到了证明的武器。二是提出在未来的战争中,壕堑防御作战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会左右战争进程。
显然,通过日俄战争,霍夫曼已经看出了未来战争的端倪。
“当然,这两个人你得区别对待。”
“怎么区别对待?”
“鲁登道夫有统帅的潜力,合理安排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