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十一章:自行车的历史意义,超级钢筋朱椿(1 / 3)

“这意味着城乡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了。”

“农民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

“他们可以将自己新鲜的农产品及时出售,”

“不必被游商盘剥,也不必担心售卖农产品的人中饱私囊。”

“对于县城的人来说也是如此,”

“他们有的不只是更多的挑选农产品的权利。”

朱椿顿了一顿,指了指地上的水泥马路说道:

“自行车的出现,打破的是以往之间的地域隔阂。”

“它让成都府的蜀地的百姓们,紧紧的团结在了一起!”

“猎户们可以出售新鲜的猎物而不必担心被盘剥,”

“郎中们可以更快的接诊而不用担心乡下的妇人们死于难产,”

“外嫁的女儿可以时不时的见到探亲的家人,”

“远行的游子也不必担心送出的信件难以送达到家人的手中,”

“四个时辰的路变成了小半个时辰,”

“几天的路缩短到五六个时辰。”

“原本很大的蜀地,”

“也似乎变小了一般。”

“无论你从事的是哪行哪业,”

“都可以从中受益!”

“这就是自行车的作用。”

“你,明白了吗?”

朱允炆看着被朱椿质问后发不出一丝声音的方孝孺,

心头冷汗直冒。

要知道,先提出质疑的可是他。

本来想随便找个理由贬低一下这蜀地的新产物,

却没想到栽了这么大一个坑。

不过好在方孝孺和自己是一条战线上的人,

勇敢的替自己挡了枪。

正当朱允炆以为一切终于要结束的时候,

方孝孺又不知死活的开口了:

“蜀王殿下说的不错,我确实没想到这自行车居然还有这等作用,”

“但似乎还有一个问题你疏漏了。”

“那就是自行车,只能行驶在这水泥路上。”

“难不成这蜀地的每一条道路,都是水泥路不成?”

朱允炆呼吸一滞,随后喜上眉梢。

他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说一千道一万,

这自行车吹的再天花乱坠,

也只能在水泥路上行驶,根本就不适合大规模推广。

差点就被这蜀王唬住了。

还得是方大儒,目光如炬,没有被蜀王话术唬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