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三章 咱要问苍生,不问鬼神!咱就是不见张天一!(1 / 3)

朱元璋立即让锦衣卫去调查,他们苦苦等了一天,一天之后,朱元璋才知道大明宝钞的情况比他想象之中的还要严重。

虽然官府迅速控制住了局势,抓了几个领头闹事的,又立刻革职了当地县令,算是两方各打了五十大板。

这场与其说是造反,不如说是闹事平息了下来。

但是,这次闹事牵扯出来的问题很大。

首先,就是朱元璋一直自鸣得意,他发明了一个能无限印钱,还有助民生的大明纸钞。

但是谁知道,民间很多人他么都不认这个大明宝钞啊!

一个不被认可的纸钞,能有多大的钱途?

其次,锦衣卫在审问这些闹事的人的时候,发现大明宝钞在应天府直辖地还能保持与铜币、银钱一比一的兑换比率。

但是只要出了这个直辖地,在应天府附近几个县,大明宝钞的购买力就直接阶梯式下降。

而只要出了应天府,则是大多数商人、百姓都只能折价收大明宝钞。

比如面值两的大明宝钞,只能当成的面值去使用。

正因如此,那些收了大明宝钞的百姓们,才会觉得他们被县令给欺骗了。

而且,还有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

就是有商人竟然在大明宝钞价贱的地方回收大明宝钞,然后拿大明宝钞到应天府附近购买物品,再接着拿到外面去高价贩卖这些物资。

这一来一去,竟然凭空让他们赚了几倍的差价。

知道这一点以后,朱元璋直接气得脸都绿了。“蛀虫啊,这些商人就是投机倒把的蛀虫,他们自己不事生产,专门搞这种小把戏。”

“可恨~”

奉天殿内,朱允炆讨好地对朱元璋说:“皇爷爷,您派人把这些商人抓起来,把他们处死,让大家都看看触犯大明律的下场。”

朱元璋横着看了一眼朱允炆。“触犯什么大明律了?”

“没有吧。”

“允炆啊,这几天咱瞧着你是越发糊涂,担不起事情来了。”

“那道士虽然是胡言乱语,可咱瞧着你,怎么不像是他无中生有呢?”

朱允炆心脏一跳,吓得跪在地上,“皇爷爷,孙子只想要为您分忧。”

“孙子没有别的心思。”

“皇爷爷明鉴。”

他心下却越发恨张天一了,没想到那个道士在朱元璋面前说的话,居然已经引起了这种程度的影响。

如果再不杀了那个道士,后面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