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用我犹豫了。转过几棵小树,自家门口就有老少四人等在那里,如父亲年青时去沿海一带打工,过年回家时,我们一家人就是这样站在门口等候着他的。
父亲,母亲,哥,弟。他们自然不是为了等候父亲的,因为父亲此时就站在他们的中间。但是他们也自然不是为了等到我的,因为他们不会知道我现在会回来。就算知道了,他们会像迎接父亲那样的出来迎接我吗?我否定!
“儿子呀,回来了就好!唉呀,这位漂亮的小妹妹是哪家的呀?来来,让阿姨看看,哟哟,好个水灵的小姑娘呢,以后呀,咱们就是一家人了。我们这老二呀,其实是个很体贴很顾家的人呢,只是性情有点内向,不是很会表达,要是他敢欺负你呀,你就跟我说,看我们一起收拾他!”本来就很健谈的母亲从我的胳膊肘儿里头剥开了胡小路的两只小手,捏在手心里热情地道。
我疑惑地看了看父亲,父亲无声地笑了笑,想抽根烟,又忍住了。父亲是个典型的中国农民,老实巴交的性子,脸下藏不住任何情绪,绝对很少说话,与母亲的健谈成了一个鲜明的反比。
我更是不理解了,这种戏法与我想象中应该发生的情节反差不是很大,而是太大了!
看起来,家里的四位亲人此时还真是在这里等我的。但是,这还是我的家人吗?我的家人,他们是这个样子的吗?
父亲终于忍不住了,抽出一根香烟刚要点上,被母亲瞥了一眼后还是放了回去。
我的心中很是震动,父亲的烟瘾是很大的。那种没有过滤嘴的“大前门”,一天是节省了抽也得两包。抽烟是他唯一可以消遣的娱乐,或是一种五十多年的生活习惯,没有烟抽,便是他的不幸!
这个人,他生我养我,却只懂得抽烟!
但是,我又何偿好好地理解过他呢?
大哥小学毕业考初中时,离分数线差了几分,就干脆丢了书本,跟着包工头打起来了零工。我的小学学习成绩虽然也是一向都是很差,但是考初中时却幸运地擦上了分数线,于是成了天林乡唯一一所中学中的一员。到于弟弟,他现在还是个小学生,学习成绩也不怎么样,但是他们这一届开始施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不用考试也可以去上初中了,只是学费从九十八元调整为三百元,顿时让家里的负担加重了很多倍。但是除了大哥外,我和弟弟并不知道负担加重的意义,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去读书。只是从那以后,就很少能够看得父亲了,只是在过年的时候,大家才会一起来到家门口或者更远的地方,迎接父亲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