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
天宝年间。
长安城!
长安城规模宏大,人口众多。
城市由外郭城、皇城和宫城、禁苑、坊市组成,有市坊,面积宏大。
城内百业兴旺、宫殿参差毗邻,居住着百万人口。
此城之繁华,多见于诗人笔下,更见与外国史书之中。
中外称颂,无不惊叹拜服。
此时。
大明宫朝堂之上。
正发生这令所有大臣惊掉下巴的一幕。
只见一个身穿蟒袍,明眸皓齿的少年,正义正严词的怒斥着皇位上的老人。
他一脸正气,面不改色,口若悬河。
“自古以来,我华夏先民,崇尚伦理纲常。夫子曾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陛下却违背伦理纲常,赢取子妻儿媳杨玉环!”
“此违背圣人之意,更令世间伦理不存,民间多有效仿,贻害万年!”
“此乃旷古未有,更非明君所为!”
“儿臣恳请父皇,一纸休书,休了杨贵妃,悬崖勒马,勤于政务。”
“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否则国将不国,大厦将倾啊!”
少年吐沫星子横飞,完全不顾皇帝脸色阴沉的快要滴出水来。
李隆基死死盯着这个陌生的儿子,心中怒火升腾。
李珙的每一个字落在他耳中,都是对他的一次无情鞭笞,这是在否定他,这是在要让他遗臭万年!
此子居心叵测,太狠毒!
而朝堂上的众大臣,却一个个面色各异。
他们看着那个纵横捭阖,眉飞色舞,引经据典的少年,心中竟生出了愧疚之感。
自李隆基迎娶了杨玉环之后,他就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怠政,每日沉迷女色和艺术,不可自拔。
自此之后,他似是厌倦了朝政。
每日不是沉湎于贵妃怀中,就是沉醉在艺术的海洋里。
他还修建了梨园,专门收集各种乐谱,招揽全国最顶尖的艺术家,汇聚于此。
每日在靡靡之音中度过,不少大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皇帝不务正业,朝政荒废,于是,腐败迅速滋生。
此时,皇子李珙怒斥皇帝,而且毫不留情。
看着李隆基那张涨红似猪肝的脸,他们心中十分解气。
解气归解气,却也心中无奈叹息。
如李珙这般刚直的人,不是一个两个,但那些人的结果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