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尸首带了回去。
曹军那边也一样,都是几百名斥候骑兵出来。
以前大家打仗除非是胜仗,不然要是那种即便是打赢了也不得不撤兵的战斗,往往都是两边尸体无人收,就这样曝尸荒野。
特别是那种大型战役,一战死伤几万人的时候,结果就是遍布腐尸,造成瘟疫横行。
如黄巾之乱后的第二年,“中平二年春,大疫”。
董卓之乱后,“初平四年夏,大疫。”
然后就是中原诸侯大战,百姓民不聊生,各地死伤的士兵尸体无人收敛,导致瘟疫持续不断。
这一点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有写,包括董卓迁徙人口至关中,闹得关中大瘟疫。曹操屠杀徐州,致使徐州和淮南大瘟疫等等。
所以从前年天下大瘟疫开始,沉晨就告诉张仲景,瘟疫的来源是人死后尸体无人收敛,渐渐腐化以至于生出疫气所致。
于是当时从南方到北方来的医师们就天天宣传,告诉北方百姓和士族,一定要记得收敛尸体防止疫气。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敌我双方都有了收敛尸体这个习惯。
刘备军和曹军负责收敛尸体的士兵见面后也没有打,基本上都是持着面盾牌,后背上挂着弓弩,保持着警惕的姿势开始收尸。
因为先来后到的关系,刘备军先至,便认认真真地收拢起尸体,曹军隔着一里观望。
他们来收敛同袍尸体的,又打起来继续扔下尸体,然后继续来收尸,继续大涨,如此循环反复下去没什么意义。
因此斥候收尸的时候,往往都会错开时间,避免继续发生争斗,也算是这两年新出的一个不成文规定。
等到刘备军把尸体收敛走之后,曹军才上来把他们的同袍尸体带走。
两边仿佛形成了一个较为默契的潜规则。
很快。
战场上就连散落的刀兵也都敛走,原地就只剩下鲜红的血迹还告诉着旁人,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小规模战争。
天色越来越暗,太阳慢慢下山,天地渐渐黑了下来。
北风呼啸,吹着山岗树木婆娑作响。
曹军营寨还只是刚刚修建好,尚未挖掘工事,至少还得花半个月以上把所有防御工事修完才行。
因此此时的曹军还是颇为警惕,外围更靠近战场的地方临时修筑大量工事,很多曹军也在来来回回巡营,防止有人夜袭。
刘备那边则召开了军事会议,进行商讨。
距离卤城前线约八里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