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开篇洋洋洒洒一大篇文字,饶是枯羊眼下其实心情不佳,亦忍俊不禁,摇头笑出声来。
他的脑海中不禁幻想着亲姐伊伊坐在府上书房内的书桌后。咬着笔头苦思冥想,不时皱眉皱鼻的模样。
枯羊知道,他的亲姐伊伊可以说是典型的小家碧玉类女人,读的书不多,认的字也不多,更何况是作这样的文,不难猜测,这封信究竟花费了伊伊多少时间。
相比于那些饱读诗书之人所写的文章,伊伊在信中所写的句子显得极为朴实。用市集上荤菜与素菜的价钱来从侧面反映大周对待江北与江南两个地域的政策,同时亦从侧面衬托出战乱导致物价高涨、给各地百姓带来的不利。
尽管伊伊在信中未曾使用过哪怕一个华丽的辞藻,但正是那些朴实无华的句子,让枯羊不禁感触颇深。
正如伊伊在信中所些,早在三年前,谢安便叫枯羊这位小舅子寻时间寻访江南各地,探查探查各地百姓的生活情况,借此以证明江南百姓在大周朝廷治下可算是安居乐业。
对于这桩事。枯羊无言以对,毕竟他在江南所路过的城镇、村落。实在挑不出有什么所谓的大周苛政暴政,可以说,江南百姓一边乐悠悠地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一边嘴上咒骂着大周,套用姐夫谢安的话说,当真是吃饱了撑着。
不过话说回来。江南人这般痛恨大周其实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谁叫李暨在位时二度南伐江南,非但在金陵下达过屠城的残酷命令,更有甚者为了控制流言,行文字狱。捕风捉影地捉拿太平军,而当时受到此事牵连的无辜江南百姓,实际上要比真正被捕的太平军士卒多数倍。
就拿金铃儿来说,就算她眼下嫁给了谢安这位大周朝廷的权贵,她对大周朝廷依然没有丝毫好感。
而这,恰恰就给了太平军死灰复燃的机会。不过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江南百姓都支持太平军,也有一小部分百姓有感于八贤王李贤屡次下江南寻访各地灾情、困难的恩情,坚定地站在大周朝这边,不过终归只是少数,大部分人依旧还是很盲目地痛恨着大周。
他们天真地以为,只要他们曾经的南唐皇室后裔能够复辟南唐,他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可事实上呢?伊伊在信中一言戳破了众人的美梦,包括枯羊在内。
“……”望着信中所书,枯羊默然不语,脸上原先的笑容也逐渐收了起来。
不可否认,伊伊此言字字戳中枯羊软肋。
是的,太平军不乏勇武战将,它所欠缺的是饱读诗书的有才之士,不可否认江南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