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一个小丑,完全地被蒙在了鼓里。
证明苏石一直就有反心,他一直都在欺君。
亏自己如此地信任于他,给他官职、给他权力、还封了侯爵。
这还真是一只喂不熟的白眼狼。
但赵祯却不想一想,苏石对他们赵宋如何?
先是冒着被斩杀的风险救下了他的独子赵曦。
跟着因为苏石的到来,富了宋朝,便是他这个皇帝的内帑也充斥而丰盈起来。
苏石是得了一些的权力,但他用这些权力为自己谋利了吗?
没有?
相反,苏石有了权力,不仅让宋朝变得比以前还富裕,且他几次战场显威,打出了赵宋的威风,直到现在,让三族都不敢随意地窥伺大宋,而这一切,多都是苏石的个人功劳。m.
只是可惜。
人往往就是如此,总会记得你对别人的好,至于别人是如何报答你的,往往就会选择性地给予遗忘。
赵曦眼中,他是天子,他是大宋的皇帝,那所有大宋之人都应该甘心情愿地为他做事,而不计较任何的得失才是。
可你也不想,人不是动物,人是有思想的,怎么可能人人都只想着付出,不想着回报呢?
就算是圣人,也会有自私的时候。更不要说,你明知道冤枉了苏石,还要让他道歉,还要让他入狱,那人家凭什么要把生死之权交到你的手中,只是为了做一个忠臣?
给明君做忠臣,至少还能名留千古。
给昏君做忠臣,那就是愚蠢的表现。
苏石并不愚蠢,他敬佩岳武穆,但同时也看不起他,因为他不仅不是愚忠,一般意义上的忠臣也算不上。实际上岳飞是个很有脾气的人,跟赵构是七分合作三分不合作。比如绍兴七年,因为一些军队分配上的问题,岳飞生气了,直接跑到庐山上,说是替母亲守墓。赵构连发几封信让他回来,岳飞不理。最后派了两个老部下去好说歹说,才把岳飞劝回来。气的赵构说出“犯吾法者,唯有剑尔”这种话。
就说岳飞最后还是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明知必死还是回来了,那只能说他忠的是君王,而非是大宋百姓,汉人天下。
苏石是后世来人,封建王朝思想几乎没有。倘若是赵祯一心为民,为了汉人的崛起而敢于亮剑,那苏石定会尽全力辅佐,帮着赵宋打下一个前无古人的地盘,打下大大的一片江山。
可惜赵祯就不是开拓型的君主。
他的性格注定只能守成。
或是说所有赵宋的君主都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