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后代们厮混,还在为了某种事情而争吵,甚至为了某位花魁而争风吃醋。
同样是人,同样的年纪,看看苏石在做些什么。
他在替武人发声,他在为国家而担忧,这才是真正的大宋之才,大宋之脊梁。
群臣无语。有些事情他们或许真没有想到,或许是想到了,有意的无视了。
可现在听了苏石这一番话,却是不得不承认,灭国之危还真的是有可能发生。
若只是一族来犯,就算是大宋敞开了胸怀,他们也吃不下。但三族联合,却是大不一样,他们完全可以将大宋先瓜分了,随后可能会因为谁多吃多占而在继续斗下去。
可那又有什么用?
那个时候,大宋都没有了,他们在争斗与他们而言,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
就算是他们肯投降,那些异族也接纳了他们。正如刚才苏石所部,谁来这里当主人,都是需要臣子帮着管理天下。可新皇还能如赵祯这般的好话说。
还会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吗?
换了一个弑杀之主来,他们的日子就难过喽。
金銮殿上,赵祯也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苏石一番话,他同样也想过,但还真就被给忽略了。在他看来,大宋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非是其它人可以窥伺,这些异族也没有那么好的胃口。
就像是当年,辽人势大,如果继续与宋人大战的话,他们是可能会打下来的,可为什么没有?
不就是因为辽人底蕴不足,真打成了持久战,谁胜谁负还未可知呢。
而就算是打了下来,汉人也不会受异族领导,今天这里造反,明天那里起义的,怕是辽人更会头疼不已,或还会伤其根本也非是没有可能。
正是有了这样的先天认识存在,赵祯并不认为,这一次大宋会有什么灭国危机,无非就是多赔钱,低头装孙子,多叫几声爷爷而已。
可是现在,苏石的话却是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是呀,异族都在窥伺大宋,大宋的宝物太多了,多到人人都想拥有,这就是怀璧其罪。
以前一个大辽吃不下大宋,可若是三族一起呢?
一想到差一点大宋就因为这一次的错误决定,而可能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赵祯的身上不由自主就出了一层的冷汗。
若真是这样的话,他死了还真就无颜去见赵氏的列祖列宗。
想到这些,赵祯的目光不由落到了苏石的身上。是呀,这个人也有赵氏的血脉,这或许就是他站出来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