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粮食怎么分?如果第一年是个旱年,或者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土地,或者种出来的粮食太少,这些问题要是解决不好又是战争,而且一旦爆发战争,这个方案就会被彻底放弃,我们之间的裂隙就更深,所以这是一个只有一次机会的方案。想要实施,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不能少。所以,提议虽好但是,童叔……”
被孟昶这么一说,童樱竟然第一次陷入了沉默,以前其他人只是嘲讽,这些说法也有人和他提过,但是因为立场的不同他并没有当回事,而李昂却一直强调要为兄弟报仇,将提案否决,如今他和孟昶是一次见面,立场上也没有利益纠葛,而且说的很细,这反而让童樱开始沉思自己是不是太天真了?也许真的是战争看的太多,迫切的想要停止才会诞生这么幼稚的想法?
论利弊的分析孟昶非常在行,而且他可是抄了一百遍《雍州史》,功课不是白做的。天保关的建成就是他们矛盾加深互不信任的一个重要标志,文化,地域,生活语言的种种差异让他们很难和平相处。
童樱仰头看着天空,喃喃:“时机……时机,什么才会有这个时机?”萧瑟的语气中带着一份绝望,现在的情况他根本看不到所谓的时机,这个仗注定是要一直打下去。
“你要是从军,一定是个好军师!”童樱对孟昶笑道。
“或许吧,不过我不想上战场,血肉横飞我受不了,我斗胆问童叔一个问题,您是希望王爷凯旋而归,还是惨败而归?”
童樱沉默,反问:“你希望王爷如何得归?”
“我觉得都差不多,无论哪一种结果,王爷都会不会停止打仗,所以没有区别。”对他们这些小兵而言自然是没有区别,但是对于童樱就不一样了,孟昶私下打听过童樱,他是李昂众多智囊中唯一一个从泉州来的,而且初期备受李昂重用,所以问题来了,李昂的智囊团固然有矛盾但是处境最危险的还是童樱这个外来户。而他又不愿意依附其中某个集团,所以问题越来越严重,其结果就是他这几年备受冷遇。
李昂如果凯旋而归那么劝李昂不出兵的童樱就会被羞辱,如果李昂惨败而归那么童樱的罪过更大,加上其他人的挑唆,比羞辱更难受。最糟糕的是以李昂的脾气说不定气恼之下就把童樱杀了。
这一点也许童樱心知肚明,他这个军师恐怕是当不了多久了,想到这里,想到离开家乡这么多年,一时间又惆怅起来,被认同的喜悦感瞬间消失,仰头看着漆黑明亮的天空他幽幽叹了一口气:“你觉得新永乐王轩辕螽斯如何?”
不知为何孟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