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宿命
在延津渡口。
一支带着大汉旗帜的人马出现了。这支人马前面挂着两面旗帜,一个是“诸葛”,另外是“张”。而这个时候能出现在这里的“诸葛”和“张”,只有诸葛亮和张飞两个人了。
“启禀诸葛大人、张将军,前面就是延津渡口了。小人已经派人去找寻渡船了。”一个斥候飞马回报。
“知道了,你下去吧”诸葛亮挥手说道。
“孔明,过了河,就可以见到大哥了。”张飞有些激动地说道。不过他说完这话,现诸葛亮似乎不太高兴。
诸葛亮看着满天飞舞的青虫,眉头不由紧皱,然后说道:“传令下去,让全体士兵到最高的山上扎营。”
“诸葛大人,我们要上山扎营?”左右不解地说道。
“对,上山扎营,一定要快”诸葛亮非常肯定地说道。他不想解释什么,因为这个时候解释太多了,会让士兵们心生畏惧的。
左右不再多问,便赶紧下去传令了。而诸葛亮的脸色依旧沉重,他当下对张飞说道:“三将军,我们到黄河边。”
“哦。”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诸葛亮一脸沉重的样子,不过张飞经过这些年来和诸葛亮的相处,已经习惯听这个文人的话了。何况临走的时候,林若一再强调张飞必须要尊重诸葛亮,诸葛亮的才华不下于自己。
两个人带着一小支护卫队来到了黄河边上。
三国时期的黄河并没有像现在的黄河那样,因为那个时候,黄河的上游中游都是一片绿荫,何况这些年来,在林若的建议之下,整个黄河岸附近多种满了果树,有苹果、雪梨、桃树等等。
此刻的黄河河水十分的轻盈,河床也十分的宽。
看着这广阔波光粼粼的河面,每一个人都油然而生出一种豪情。一种来自天地的豪情。张飞当下也忍不住看着黄河大声感慨。
不过有一个人沉默了,他从马背上跳下来,伸手去摸黄河的水,然后整个人拿着他那把羽毛扇子凝神看着河面。
张飞感慨完了之后,侧头看向诸葛亮,现诸葛亮的脸还是一片凝重,忍不住说道:“孔明,你怎么沉着一张脸?”
“三将军,我想我们遇到**烦了。”诸葛亮当下淡淡地说道,“不只是我们,还有陛下,也要遇到**烦了。”
听到诸葛亮这话,张飞忍不住说道:“什么麻烦?”
“三将军,我们还是上山说吧这里很危险。”诸葛亮说道。此刻诸葛亮唯有祈求刘备等人已经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