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77 半塑料舰(2 / 3)

烈血苍穹 金属裂纹 2128 字 2022-11-03

实则精确的任务。

而且工程艇只负责将模块输送到位,最后的组装全部由智能机械臂自动完成。

这东西就像一只驻空了战舰的大号铁虫子,在舰壳内部攀来爬去,以机械的一丝不苟和高度精确,把各个模块拼接起来。

所有参与这项工程的人都忍不住感慨,那些搞设计的,脑洞还真不是一般的大,幸亏他们搞出了机械臂,否则工程量最少也要上升一个级数,万一搞坏了某个模块,整个工程进度都要耽误。

这绝对不是杞人忧天,因为每一个模块,都必须在最精确的位置打开,才能保证展开后的舱室准确卡在应有的位置上,一旦旋转的位置有偏差,就有可能扭断脆弱的对接口。

战舰内部的模块固定好之后,防护层也随之固定下来,不会再动一动就晃个不停。

就这样一层层,一块块,战舰便以极快的速度成型。

在整个组装过程中,还要始终保持舰艏朝上,开口向下的竖立姿态,用舰壳抵挡太阳风和各种宇宙粒子,把外来因素对战舰的影响降到最低。

5月底,最关键的部分来了,战舰的核心模块送入壳中,居住舱、控制舱、低温睡眠舱,聚变反应炉、八组大型推进器……几乎所有的金属,全都集中在核心模块和舰尾,若不是舰艏堆积了太多工程塑料,这艘战舰能不能保持平衡都不好说。

到了这一步,战舰就算初步完工,下一步就是工程人员进入舰内,把所有的电路管线仔细检查一遍。

新舰结构参考外星战舰,只有核心舱需要保持气压,而核心舱很小,还不到战舰总体积的五分之一,但所有重要设备都在这里。

核心舱外是各种功能舱,高度自动化那种,不管想做什么,只需要在舰桥里动动手指,基本用不着手动操作。

之所以说基本,是因为没人敢保证机械设备不出问题,一旦出现故障,就必须穿上舱外服才能离开核心舱。

除此之外,还有几处特殊的“中间舱”,它们平时保持真空,一旦有需要,随时可以充气加压,变成压力舱。

比如存放生活物资的给养仓库和底舱机库。

等所有检测项目全部完成,战舰才算正式完工。

不过也只是完工而已。

这个时候,轨道上还剩下很多模块,而且地面还在不断发射运载飞船,继续补充新的模块。

但它们都不是结构模块,而是武器、给养、燃料以及各种生活和作战物资的运载模块。

因为都是按标准设计,还在固态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