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唯一的解释就是钢瓶的阀门松动,或者是被人为放气了。
不管是钢瓶漏气还是人为放气,证明厂里的管理制度存在问题,不能将安全隐患杜绝在外,这是要引以为戒的事情。
这个小仓库内所存放的,都是些急需原料,一般这种原料数量并不多,为的就是防止夜班的人需要原料时,临时从大仓库调用过来的。因此氯气只有一瓶,也就是这唯一瓶氯气才是罪魁祸首。
按这两工人的说法,毒气可能是从这瓶氯气的阀门口泄露出去的。唐寅跟工人借了一双皮靴子,近距离看了看钢瓶阀门,就随即退了出来。虽然他与李慧玲都戴着防毒面具,但长时间在有毒空气的车间内停滞,依旧会感觉不适。
出了车间唐寅将自己怀疑是人为的疑惑,对李慧玲实话实说。李慧玲听了也认为很有道理,消防车迟迟不到,泄漏源没有任何破损,电视台与附近群众比厂里高层反应还快,这就显得很反常了。
在醚~醛车间厂门口,唐寅与李慧玲将身上的所有装备全部脱下,然后向大厂区大门走去。
路上,唐寅对李慧玲提出彻底取消醚~醛生产,改装车间为新品生产的指示。醚~醛是合成除虫剂氰~戊菊酯的半成品合成配料,按唐寅的记忆,直到十年后,大家依旧在使用醚~醛配料,即使已有了新工艺合成MPA,也无法工业化。
醚~醛生产工艺,是唐寅所认为的污染环境工艺,因此他才会坚决取缔。哪怕醚~醛车间是曰化厂一项极大收入项目,也必须砍掉。
对唐寅的指示,以白雪为首的秋香公司高层,那是不打任何折扣的。而这个要求,早在并购曰化厂后,唐寅就对李慧玲她们提过,李慧玲也以建议的方式,跟刘大秋进行了沟通。但刘大秋却没完全听从李慧玲的建议,而是继续保留着这条唯一的醚~醛车间运作,希望能减轻厂里的经济负担。
唐寅是秋香公司幕后真正的大佬,这一点在整个公司内,只有有限几人知道,就连刘大秋这个曰化厂的厂长都不知道。因此唐寅对厂里的指令,一般都是由李慧玲代为传递给刘大秋的。
刘大秋保留依旧在赚钱的醚~醛车间生产,本是好心,但却干了坏事,留下了这条安全隐患。
经过这次事件,醚~醛车间是万万留不得了,而唐寅还是同样不好以曰化厂最[***]oss的名义,来直接对曰化厂厂长刘大秋下命令,更不好露面,只能依旧由李慧玲出面代传。
等唐寅与李慧玲到了主大门时,消防部门的车子依旧还没到,而警察们已经到了。